我负责给您联系公司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室,来孵化您的想法。我们改进工作考虑到了孵化员工改进想法的渠道和途径

Sina Visitor System&当前位置:&>&&>&
打造勇于创新的产业大军 夯实追求卓越的坚强基石
国家电网公司工会推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纪实
时间:[ ]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公司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工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
  在职工技术创新领域,国家电网公司取得优异成绩。自2009年以来,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4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名一线职工先后登上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
  1月9日,来自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的朱洪斌站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上,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荣誉证书。他主持完成的变压器潜伏性缺陷的油中气体检测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不仅是属于朱洪斌一人的荣誉,也是属于公司全体职工的荣誉。
  国家科技进步奖是中国科研领域的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中国一线技术工人所获得的最高奖项。迄今为止,国内仅有15人获此殊荣。
  根深才能叶茂。如果说一个人获得荣誉还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四人先后登上我国科研领域的最高领奖台,则反映了公司在一线职工技术创新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职工是创新的种子,企业是创新的土壤。
  实际上,加强对职工技术创新的支持,是公司多年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公司党组高度重视,工会积极作为,各部门积极参与,上下联动,已形成一套运行有序、科学有效的良好机制和完善体系。
  2016年,公司首次评选10名扎根一线、在本专业技术领域坚持坚守,工作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具有高超技艺,掌握绝技绝活的&国网工匠&,朱洪斌也位列其中。
  &公司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作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的重要举措,尊重职工首创精神,激发职工创造热情,发挥百万职工创新主体作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为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说。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公司用实际行动,健全体系、营造氛围,探索不止、创新不止,促进全员创新,初步实现&创新创效创优&的目标,夯实了追求卓越的基石。
  2月6日,中央深改组召开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公司依靠职工技术创新平台,实实在在践行中央的要求,打造出一支&懂技术会创新&的职工队伍。
硕果累累 创新成就璀璨
  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覆盖面广、成果多、人才多,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强,得到全国总工会和国务院国资委的充分肯定。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显著成效。
  2月22日,记者走进山东电力检修公司&王进劳模创新工作室&,一项项职工创新成果令人目不暇接:既能保护手不被磨破、又能将阻力减到最小的走线专用手套,能消除瞬时冲击电流对人体和屏蔽服影响的轻便小棒,还有带电作业屏蔽服、大刀卡、四线吊钩、耐张前卡、耐张后卡、绝缘拉杆、液压丝杠&&
  这一项项创新成果,均填补了世界范围内的技术空白。
  王进是山东电力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作业班主责,也是公司职工创新创效工作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
  王进的事迹集中体现了新时期电力职工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和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让王进最自豪的是他和同事们自主研发的&660千伏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和工器具创新及应用。其中,专用工器具获得了7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先后成为公司企业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成果先后在宁夏、山西等多省区推广应用,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58亿元。日,该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进成为这一奖项最年轻的获得者。
  除了年龄最小,学历最低也是他的标签。对此,王进毫不忌讳:&我是一名技校毕业的中专生,但我始终认为,创新与学历无关,再高大上的创新,不实用也一样没有价值,再小的发明,只要能解决问题,也是有意义的。&
  在公司系统,像王进这样的职工技术创新精英还有很多。走进任何一间创新工作室,哪怕是县级供电公司的工作室,都能看到一线职工的技术创新成果。虽然一些小发明、小创新看起来不显眼,但在实际生产工作中非常实用。
  一直以来,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覆盖面广、成果多、人才多,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强,得到各方的充分肯定。&实践表明,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显著成效。&国网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首先,产生了大批创新成果,持续推进公司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围绕公司特高压、智能电网、大电网安全等重点工作,针对生产一线实际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管理创新。&十二五&期间,公司共六万余项成果实现转化应用,在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负荷、增强安全保障、提升优质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搭建了技术传承平台,全面加强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充分发挥创新带头人的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培训、业务交流、师带徒等活动,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创新蓝领&&草根发明家&&金牌工人&,打造了技术型、专家型、团队型、文化型的创新力量。
  再次,彰显了职工自身价值,显著增强基层班组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职工技术创新工作顺应了广大职工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抱负的迫切愿望,践行了&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成为引领职工立足基层班组、创新创效创业的时代潮流,激发了职工坚守生产一线、坚持岗位创新、坚信创新价值的意志和决心,强化了企业与职工的共同价值追求,构建了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实现了职工和企业共同发展。
  近年来,公司职工技术创新除4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其他荣誉也数不胜数。10项成果获得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占表彰总数的10%。2014年,全国总工会首次命名了97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公司17个工作室获得命名,占比18%。2015年11月,中电联表彰2015年(第七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获奖项目共342项,公司123项成果获得表彰,占比36%。
  2016年,公司在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评选中再获佳绩,共有196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获得表彰,占所有获奖项目数量的近40%,其中28项成果获得一等奖,占一等奖项目总数的44%。
  更为重要的是,在公司党组的支持下,在工会组织的努力协调下,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更加完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评价、激励、推广也越来越科学。
党组重视 引领全员创新
  当前,党和国家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群众性创新工作,要求广大职工在创新创效方面走在前列,担当主力。
  创新是人类活力的源泉。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之所以获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在国网工会负责人看来,离不开党组的高度重视。
  如今,公司党组从深化&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持续创新增强动力,以全员创新激发活力,以全面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电网企业创新发展之路。
  截至2016年,公司拥有资产3.4万亿元,经营区域覆盖了88%的国土面积,供电人口超过11亿人。2016年,公司排名《财富》世界500强第二位,中国500强第一位。
  近年来,公司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实施&一流四大&科技发展战略(建设一流队伍,实施大科研、创造大成果、培育大产业、实现大推广),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攻克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大电网安全等领域核心技术,取得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占据世界电网技术制高点的重大成果,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截至2015年年底,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1项、中国专利奖58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578项;累计拥有专利50165项,比2010年增长6.7倍,连续五年居央企首位。
  运营如此庞大的企业,开创如此辉煌的事业,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显得尤为重要。职工技术创新作为公司最重要、涉及面最广的一项工作,被排在突出的地位,并与科技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有机融合起来。
  实际上,在支持职工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加强了工作组织领导,建立了&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运行机制和总部部署推进、省公司(直属单位)策划协调、地市公司实施操作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党政重视、工会牵头、专业指导、职工参与&的强大合力。
  窥斑见豹。记者近日在山东成武县供电公司采访时,该公司主要负责人支持员工技术创新的故事被津津乐道。
  作为一家规模不大的县级供电企业,成武县供电公司没有因为当地经济落后、用电量小、职工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而放松创新工作。相反,对于一线职工的技术创新工作,该公司实现了&一把手真抓&的良好局面。
  48岁的牛德成是该公司一个乡镇的供电所所长,是&德成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典型的最基层职工。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他一向喜欢&捣鼓&电器设备,是热衷于技术创新的&创新达人&。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改进工作工具,已经获得各种发明专利20余项。
  有一次,他利用一辆破旧农用三轮车改造成一个新的电网施工机械设备,以解决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中线杆&种植&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他的行动被菏泽供电公司副总经济师兼成武县供电公司总经理游春亭发现。
  &业务出身的游春亭对牛德成的创新工作非常重视,当场与他一起研究如何改进工艺,如何解决安全问题,两人一起研究到次日凌晨3点多。&成武县供电公司工会主席党修占告诉记者。
  后来两人多次就这一创新成果探讨,最终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牛德成先后研发成功了适用于农村电网施工的多功能施工车和万向钻孔机,大大提高了农村电网施工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在成武县供电公司的支持下,这两项设备不仅成功实现了转化,还带来不菲的效益。
  在国网工会的指导下,各单位支持职工技术创新的举措非常普遍。
  为了突出全员创新的重要性,国网山东电力在2016年以行政一号文形式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创新创效体系建设的意见》,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职工技术创新一体化管理。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非常重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成立了以总经理、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职工技术创新领导小组,纳入重点工作,定期听取汇报。
  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已成为公司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认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工作的总体思路,统筹兼顾推进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寇伟表示。
健全体系 激发创新活力
  公司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引领,优化完善班组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党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引领、职工参与、岗位创新&的创新工作体系,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凸显、各项创新竞赛陆续开展、激励机制不断健全。
  公司党组的重视,让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开展起来更加便利,但如何让全体职工愿意参与到技术创新活动中来,需要工会联合各相关业务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正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健全。
  公司各单位建立健全&党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引领、职工参与、岗位创新&的创新工作体系。党委在政治上、思想上把好选人用人关,行政在政策、经费和硬件设施上予以支持,专业部室在技术和人才培养上给予支持,工会着力做好创新工作室服务保障和项目实施全过程管控,全程参与工作室创新项目计划的下达、技术支持和评审表彰,及时协调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创新工作提供充分保障。
  这一体系中,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和作用,是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公司专门制定了《关于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评比标准,大力推动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代表的创新团队建设。
  数据显示,公司系统共建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1500余个,其中以全国劳模命名或领衔的工作室近100个、被省总工会及以上工会组织命名的工作室200余个;选树了76个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公司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数量要在&十二五&基础上增加500个,实现在直属单位和地市公司的&两个全覆盖&,超过50%的县公司要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或职工创新工作室,被省总工会及以上工会组织命名的工作室要超过400个;国网工会继续每两年组织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每次表彰100项优秀成果;每两年组织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选树活动,共评选表彰200个示范点。
  在公司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各单位积极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工会副主席郦明先告诉记者,该公司自2007年创建第一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来,已建成各级各类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301个,核心创新团队人员达到5000余人,实现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各基层、各领域、各专业全覆盖。
  不仅数量多,还要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创新中的互助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创新工作室的创新能力,国网江苏电力积极整合创新资源,积聚创新力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试点组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园,形成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创新&集中区&,推动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互动化、集约化、网状化发展。
  围绕公司发展重点、难点开展技术创新,成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在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特高压、智能电网、大电网安全等重点方向,以多出快出领先成果、抢占国内外行业技术制高点为目标,深化高端技术联合攻关,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促进了特高压电网高效建设和安全稳定运行。
  湖北送变电工程公司&汪志军红领技术攻关小组&在1000千伏浙北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研发出全新的变压器油全密封处理装置,有效解决了变压器油处理过程中油品质下降问题,变压器油热损耗降低50%、滤油时间缩短1倍,从而大大降低制造和运行成本。该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在特高压工程建设中广泛运用。
  湖北电科院&阮羚工作室&将眼光瞄准世界电力技术的发展前沿,先后承担&800千伏向上、天中直流等特高压工程设备试验和现场技术监督任务,研发出便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大容量现场试验装备,并在抗干扰等技术上实现突破,率先攻克&1100千伏特高压现场试验的世界性难题。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更具特色。自2011年起,南瑞集团工会正式启动工作室建设,打造群众性创新创效平台,此后创新不断。一是打造互补型创新工作室。从形式上,南瑞集团工会将创新工作室分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党员创新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青年创新工作室和巾帼创新工作室等五个类型。工作室从劳模到青年,从党员到群众,从典型到广泛,实现了以点带面、辐射全员的目标。二是打造专业型创新工作室。从专业上,创新工作室可以分为专业技术类、生产革新类和管理创新类三个类型。三种类型的创新工作室通过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围绕业务类型,从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出发,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坚持团结协作、互融互帮,将创新工作室的影响范围拓展到了各个专业领域,真正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促进中心工作开展。三是打造知识型创新工作室。南瑞集团工会组织各创新工作室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学、讲、评&活动,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水平和履职能力。
  &南瑞集团工会将结合单位实际,健全职责明晰、各负其责、运转高效的职工创新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提升活动效果。同时,进一步健全组织协调机制、活动管理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科学激励机制,及时掌握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到活动组织闭环管理、有章可循、规范运作。&南瑞集团工会主席丁海东说。
  近年来,公司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引领,优化完善班组创新机制,激发班组创新活力,应用&大云物移&先进技术,发挥职工创新协调效应,形成以传统的&点状&创新与新型的&树状&&网状&创新相协同的、可持续发展的职工技术创新机制。公司以劳模创新为引导,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加强成果共享,实现创新创效,优化了&点状&创新模式;以电网主业为重点,保障电网基础坚强,与科技创新相协同,立足岗位创新创造,设计了&树状&创新模式;组建虚拟创新社区,自主发起创新任务,节点之间实时协同,众筹众包实现创新,探索了&网状&创新模式。
  &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公司广大职工群众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具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他们最熟悉本职岗位,最了解技术需求,富有生机与活力,是公司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坚强力量。&公司党组成员、职工董事、工会主席刘广迎表示。据悉,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将围绕&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强化职能部门责任、发挥工会协调组织作用&开展。
互联网+丰富创新方式
  国网工会开发建设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交流展示平台,进一步发挥职工的创新主体作用,&集众智、汇众力&,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在典型引领的基础上,公司还着力丰富职工技术创新的方式,&互联网+&工会的探索和应用便是很好的印证。
  当前,&互联网+&工会工作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应该怎么加,还有很多工作去做,但必须考虑工作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为了进一步发挥职工的创新主体作用,&集众智、汇众力&,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推动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深入发展,国网工会历时两年,开发建设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交流展示平台。该平台分4大板块,具有展示、交流、查询、评审、成果推广、人才库管理等10个功能,具有立体化展示、互动化交流、规范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等特点,拓宽了创新成果展示渠道,加强经验交流和成果共享,促进成果转化,提升创新水平。
  国网工会开拓思路,勇于创新,积极利用互联网,低成本、小投入开发建成&国网家园&和&书香国网&职工文化网络平台。
  &国网家园&开辟动态快递、精彩推荐、职工社区等栏目,全面展示职工文化建设成果,快速、便捷传播&国网好声音&。&书香国网&是综合性、数字化的职工文化展示平台,在满足职工书籍阅读的基础上,提供征文比赛、书画摄影、微电影、原创音乐、文体才艺展示等多元化职工文化活动参与体验功能,这也为职工技术创新提供了文化底蕴和知识平台。
  &为了适应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阅读习惯,职工只要在手机上下载APP,就可以随时免费阅读其中的4000多册图书和最新的杂志。&国网工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平台上的书籍,会按照一定比例定期更新。如今,这一阅读平台在公司一百多万职工中非常受欢迎。职工无论在哪里,都能随时打开海量的书籍,查找需要的知识和资料。
  小投入、大福利。国网工会&互联网+&的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实际上,在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中,利用信息化和互联网,充分发挥现代通信手段的作用,已经有了更多探索。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研发的多维可视展示系统,实现了对企业创新资源在线获取。该项目对企业科技进步、群众性科技创新、QC小组活动、&追求卓越&工作项目、职工合理化建议、创新创意大赛等各类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各类创新成果的创造者及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展示内容,以结构化数据和图片、多媒体、动画等非结构化数据和文档附件全面展示,实现创新成果及其创造者、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展示对象同步展示的关联跨越和&组织机构&&业务类别&&专业方向&和&当前状态&思维一体的可视化智能导航。目前,该系统中展示的创新成果约360项,劳模创新工作室108个、成果创造人1280名。
  国网浙江电力还打造了线上虚拟展馆,实现对实体展示馆的全景漫游,为职工创造身临其境的展馆漫游和智能互动的观展体验。在线互动培训平台的建立,则达到了大众参与和互助协同的效果。在该平台上,还建立了职工对创新成果的反馈评价机制,职工可按照星级对参展成果各项指标进行评分。现场视频直播的实训课堂、&伯乐俱乐部&、项目路演等形式,同步开展创新成果培训活动。
  在公司的基层班组,利用互联网方式开展创新,解决实际工作困难,提高工作效率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山东枣庄供电公司彩虹天使创新工作室所在的服务区,一进大厅,一台大屏幕的电子显示屏颇为引人注目,页面上显示12个子目录,包括业务扩装查询系统、客户电费电量信息查询、24小时自动交费演示等各项业务。只要点开一个子目录,马上弹出客户所需要的内容。
  这一系统最大的好处是实现企业、客户、员工的共赢。
  以业务扩装查询系统为例,据该项目创始人孙猛介绍,这项业务在实际中使用非常多。许多客户想扩装变压器,但由于专业性较强,市场鱼龙混杂,设备等价格很不透明,需要在调研价格方面耗费很多精力,即便这样也不免上当受骗。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一款软件,让客户只需点击一下,所有价格、产品信息一目了然,成为孙猛的课题。在创新工作室的支持下,他迅速展开调研,利用业余时间开发出了这样一款产品。&非常受欢迎,为客户省了不少精力、财力,为企业增加了更多客户,也提高了我们工作人员的效率,不必再逐一向客户介绍情况。&孙猛说。
  在国网江苏电力,一个由基层班组研发的APP&光e宝&入围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创新大奖。这项创新成果受到广泛的关注,并被认为具有很大的服务和盈利潜力。
  近两年来,江苏省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但是由于专业性强,政策复杂,涉及银行、供电公司、光伏企业、客户等各方,前来咨询业务的人络绎不绝,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该公司一个基层班组研发了这个APP,将各方所需集中在一个小小的软件之中,可以实时解答各方的难题,同时又能起到中介作用,将各方的需求有效连接起来,大大提高了效率。
  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一个小开发,起到了大作用。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为加强智能化班组建设工作,非常注重互联网技术应用,开发应用了班组移动作业终端,转变作业模式,减轻班组负担,助推职工成长成才,促进了提质增效。
营造氛围 创新深入人心
  公司积极倡导职工首创精神,培育&工匠精神&,帮助职工消除攻关创新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鼓励职工主动寻找创新点、发掘创新点、捕捉创新点,争做创新的有心人。
  2月27日,国网浙江电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示馆里热闹非常,参观者围着一台智能变电站无人值守巡检机器人,都想知道这个看起来萌萌的机器人是怎么工作的。在展示馆众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中,受欢迎的除了这台机器人,还有形似异形间谍飞机的小型巡线无人机等。
  这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览馆展示了国网浙江电力一线职工在科技创新、创造发明、技术专利等方面的200余件优秀成果,内容涉及生产、营销、基建等多个领域。
  在技术创新实物展示区内,降低变配电房变压器噪音的软连接隔震装置、带电作业中防止套筒装卸高空坠落伤人的电动扳手套筒装卸器、有效避免行人坠落的电力窖井防坠板等便民利民的职工创新发明,获得参观者颇多关注与肯定,有观众当场给出&良心专利,有点儿感动&的好评。&这真是太神奇了,这里有这么多创新成果,而他们的创造者竟然都是我们身边的同事,这实实在在鼓舞了我,也激发了我的创新动力。&前来参观的国网浙江电力职工王琴说。
  利用展览引导更多职工投入到技术创新中来,是公司营造职工技术创新氛围的形式之一。
  氛围浓,则活力增。
  如今,各式各样的促进职工技术创新的平台和活动,在公司系统遍地开花:国网山东电力以&善小&微创新为载体,倡导&创新再小同样出效益&,增强职工&我能创新&意识;国网西藏电力,国网运行、直流、交流公司在偏远工作地点,因地制宜定期开展技术创新交流和评选活动;国网江西电力在劳模创新工作室设计专家顾问团;许继集团连续举办三届职工技术运动会&&
  同时,公司大力弘扬&重视培养广大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在职代会上进行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示,在公司媒体大力宣传职工技术创新先进事迹,编辑出版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创新已成为广大职工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和自觉行动。
  公司坚持树立典型、宣传先进、加强交流,进一步增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及时将公司先进经验、成功典型宣传出去,提升社会影响力,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优秀榜样。
  2015年,公司组织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评比活动,评选出100项优秀成果;举办青年创新创意大赛、运检业务群众性创新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推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融入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的各业务领域、各工作层面。
  各项评比活动的举办,让技术创新的示范作用无处不在。一些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积极营造职工技术创新的氛围。
  要形成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如火如荼的良好局面,模范带动、典型引领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启金创新工作室&的引领带头作用越来越突出。该公司职工许启金3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输电线路一线,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他通过刻苦学习,成长为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他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一步步成长为公司系统当之无愧的&创新之星&&金牌电工&,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这样的职工,其成长经历拥有着天然的励志效果,更容易引导其他职工向其学习。
  为了发挥许启金的典型带头作用,宿州供电公司工会在2010年牵头组织配置硬件设施,选拔优秀职工建成&启金工作室&,逐步将其打造成职工创新创效的舞台、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产业工人的基地。&启金工作室&也因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创新方面屡有建树。2014年,国网安徽电力将&启金工作室&建成省公司劳模创新基地,&启金工作室&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一直重视对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典型选树,多年来努力把创新型人才培养成劳模,把劳模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达到出成果、出成绩和出人才的目标。该公司创新型员工比例大幅上升,在优秀专家人才选拔中,入围率常居公司系统各省公司首位。仅2015年,该公司创新工作室就有两名成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两名成员分别入选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和技能大师,更多的一线职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双提升。
  &我们坚持以一线职工和基层班组为工作重心,力争使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深入到每个班组、每位职工,破解基层和班组创新发展难题。&国网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健全的激励机制、良好的创新氛围,点燃了职工的技术创新热情。如今,在公司基层,职工创新已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在江苏徐州供电公司一个基层班组,各种创新成果实体、专利证书、论文摆在创新工作室里。一名负责检修的职工告诉记者,在公司的各种支持政策、激励机制和创新氛围的引导下,职工们发现,创新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大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钻研,都有可能实现创新的梦想。
  在山东枣庄供电公司&鲁班创新工作室&,十几名年轻的一线员工围在创新工作室里钻研业务。这些刚刚从学校走出来不久的新入职职工,在跟自己的劳模师傅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只要沉下心,立足自己的岗位刻苦钻研,创新成果便水到渠成,而且成果确实能给他们的成长带来很大益处。
  为了尽快获得创新成果,该工作室一名职工甚至在今年春节期间都没有停止研发工作。&农历正月初三,他给我发短信,告诉我已经想到了解决课题的办法。&&鲁班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李强说,&现在年轻人的创新积极性太高了,他们遇到困难,便开始主动思考、解决、创新。&
问题导向 注重实际实用
  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要把群众性、全员性放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职工创新工作的作用和效果,把职工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等&微创新&集中起来、整合起来,就是伟大的创新。
  让职工的创新想法得到尊重、创新举措得到支持、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在公司大力倡导职工技术创新的氛围中,职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人人要创新、人人能创新的氛围初步形成,创新成果、专利数量也不断创造新高。
  如何保证创新成果真正能够顺利转化并带来实际效益,成为国网工会重点考虑的问题。在一些企业,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一度流于形式,&为创新而创新&屡见不鲜,为评奖而创新也不在少数。
  公司职工的技术创新活动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一切从解决实际困难和提高效率出发。公司提出,要在职工技术创新过程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导向,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重点、难点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加强过程管控,规范项目管理,推进成果应用,促进经营创效、服务创优。
  2月20日,在&800千伏南京换流站施工现场,江苏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油化实验室负责人邓福亮带领团队通过在工地上建立的移动式油化实验室,现场完成了从特高压变压器本体采集油品,到对油品介质损耗、油中颗粒度、体积电阻率等12项数据的检测。移动式油化实验室为全国首创,不仅节约了将油品运回实验室的途中时间,还避免了运输途中色谱微小变化造成的检测精度下降问题。
  同一天,在南京220千伏莫愁路变电站电缆线路改造现场,南京供电公司苏逸实业有限公司电缆工程部主任陈德风正带着徒弟潘峰、屠越,提着一些金属工器具蹲在电缆隧道出口比比划划。&同一隧道内8回电缆共24条,在出口处的高低落差近2米,这是我们从没有遇到的。&陈德风说。&师傅前年发明的电缆支架和包箍,用在这里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进一下。在出口处误差1毫米,几千米外就变成了几米。态度严谨,保质保量,是师傅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潘峰说。
  这是各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积极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果展现。
  在山东枣庄供电公司职工李铁夫的创新工作室,记者见到了这位拥有一百多项发明专利的创新达人的工作环境。不大的工作室里,各种专利证书和荣誉证书几乎贴满了墙壁。
  李铁夫的创新工作室里,中间一张大桌子可以围坐六七个人,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工具、零件、图纸,研制了一半的电子工具等也都散乱在工位上。这与传统的劳模工作室那种整洁、整齐截然不同。
  在他工作室的一个角落里,还有一个更为凌乱的架子,上面是摆放着各种各样已经受损的零部件:有豁口的螺丝刀、烧坏的开关、受损的电表等,许多零部件外行人根本不认识。
  这些&废铜烂铁、破烂玩意&,李铁夫还有好几大箱子,这是他解决问题、实现创新的来源。
  &仔细分析这些零件,分析他们受损的原因,才能促使我去想办法解决这些难题。&李铁夫说。他边说边随手拿起一件件受损工具,现场为记者分析损坏的原因,并提出对工具重新设计的优化意见。
  李铁夫是一名学历不高的老工人,他之所以取得如此多的创新成果,全部源于生产中的需要。
  那些获得巨大荣誉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均是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从提高生产效率出发。
  实际上,为了激励全体职工都能够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考评和激励措施。每年组织专家对创新成果严格评审,给符合实际、实用效果的创新成果更多荣誉。&十二五&期间,公司共组织了3次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工作,301项成果荣获职工创新优秀成果奖。
  如今,在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中,立足岗位、从实际需求出发开展技术创新已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这样的创新成果是公司最欢迎、最需要的。
立足岗位 培养技术人才
  创新依靠职工,创新为了职工。公司的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为广大职工提供了成长成才的平台和机会,也为企业培养了一支懂技术、会创新的产业工人队伍。
  &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坚持目标导向,必须以公司长远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提高对理论研究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在理论上拓展视野,在探索中明确方向。实践创新任重道远,理论创新不能停顿,公司班组建设有着生动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一大批行之有效的优秀方法,涌现了大量管理创新成果,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推动实现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宏伟目标。
  公司劳模工作室&创新+实训&的模式,为大范围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走进公司内任何一家创新工作室,不仅有丰富的成果展示,还有开展创新和培训所需的场所、器具及设备。劳模创新工作室这种模式,极大提高了青年职工熟练掌握业务的速度。
  近年来,公司坚持以一线职工和基层班组为工作重心,力争使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深入到每个班组、每位职工,破解基层和班组创新发展难题。引导职工在放松、自由的氛围中发现、挖掘、闪现创意点,与志同道合者一起研究、讨论和打磨,使个体的创客能够集结成为创客联盟,使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更加适应职工特点,更加富有时代气息,增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班组是公司基础作业单位,班组长的作用尤其显著。为切实提高班组长的素质,公司把35岁以下班组长列为重点培养对象,选取专业领军人才作为其导师,并推行青年班组长持证上岗制度,将创新创效列为必备内容,有针对性地把一批青年职工向专家技术人才方向重点培养。
  为了给一线职工更多提高的机会,公司十分注重丰富其他创新载体。比如,推动&班组微讲堂&与职工技术创新深度融合,在班组推广&实践创新微课堂&,融入日常培训、现场工作、创新攻关等各个方面,组织策划劳动竞赛,促进职工素质全面提高。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在&十二五&期间,评选出10名&职工发明家&,命名劳模工作室76个,冠名职工成果48项,极大地增强了职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实现了职工的自我价值。因积极参与技术创新,该公司有1200余名职工、50余名创新带头人在职称职务上得到晋升。
  公司目前已经形成机制,凡是在技术创新工作中获得专利的职工,在职务晋升、薪资提高方面都占有更大优势。借助工会搭建起来的各种创新平台、创新竞赛,广大技术工人获得了广阔的展示舞台。
  据悉,&十二五&期间,大约20多万职工积极参加公司基层创新活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共拥有核心成员1.6万余人,累计获得国家专利2万余项,发表论文1.9万余篇,培养了公司技术能手和专家500余人,省部级创新能手和技术能手830人。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如今我国正处于&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关键阶段,对产业工人有了更高的要求。
  2月6日,中央深改组召开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针对影响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公司的发展也面临着国企改革、电力改革等重重挑战,更需要全体职工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国网工会始终认为,让创新人才能够坚持在基层一线工作,关键是要让创新人才能得到恰当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为此,公司在职工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将激励与贡献匹配、物质奖励和精神荣誉并重、成果推广与尊重原创并举,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得到充分体现。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公司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带动下,为广大职工成长成才提供了平台和通道,一批批一线职工提高了综合素质,成为业务骨干。通过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公司培养出一支业务过硬的当代产业工人队伍。
成果转化 创新完成飞跃
  创新决非一劳永逸,守成没有出路,懈怠必然落后。要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潜力和创造能力,在深化提高上出实招,在增强实效上下功夫,推动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下一步怎么办?怎么把目前的成绩保持下去,同时取得新的突破?从哪里取得突破?根据公司的总体安排,各单位也在努力探索。
  多年来,国网江苏电力在职工技术创新方面成绩斐然,无论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搭建,还是职工技术体系的建立都走在前列。但&创新成果如何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如何实现更大范围的产业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国网江苏电力工会。
  一方面是企业提质增效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巨量职工创新成果躺在专利证书上,难以利用。即便转化利用,范围也仅限于&谁发明谁使用&的阶段,距离产业化目标尚远。
  急需探出一条路子来。
  从全国范围来看,国有企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难、产业化难的问题,一直都很突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面临同样的难题,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也有着企业创新不足的因素。
  虽然困难,但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解决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闭环问题,即创新成果向哪里去?
  为了取得突破,自2015年开始,国网江苏电力工会就开始谋划,邀请专家对一部分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评估,选出13项评价比较高、产业化可能性更大的创新成果。2016年,这些成果开始在国网江苏电力所属企业公开&拍卖&,为发明专利寻找&出路&。
  最终5项成果拍卖成功,获得了数十万元的收益。&虽然获得的效益不多,但是总算是迈开了步伐。&国网江苏电力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多种渠道推动创新成果应用。2016年12月,该公司举办了成果发布会,并对5项优秀创新成果进行了意向性竞拍,积极探索了向系统内外设备制造厂商转让成果技术知识产权的方式和途径。目前,该公司已经完成了审批程序,将集中制造一批适用范围较广、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经过权威鉴定的优秀成果,根据班组实际需求进行采购和发放,使创新成果最大范围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山东枣庄供电公司所属鲁能力源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显得更加完善。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凡职工发明专利最终转化成产品,并产生效益的,均可获得一定奖励。有利润量化金额的,最高可奖励发明者5万元;利润不易量化的发明专利,则可按照利润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最高可奖励利润的30%。
  这一制度不仅针对自己单位,对于国网山东电力其他单位的发明专利也同样适用。
  制度的创新,带来了多赢局面:职工的发明专利实现产业化,创新成果得到推广;职工本人获得更多奖励,激发更大的技术创新热情;购买创新成果的企业通过新产品,也获得了利润。
  &机制运行一年多来,仅从成果转化这一块,就为我们创造效益200多万元。&鲁能力源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尝到了甜头,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将考虑加大力度,从事转化系统内各单位发明成果的生产。
  职工技术创新为职工成长成才提供了&孵化室&,为基层班组建设凝聚了&精气神&,为推动企业发展增添了&源动力&。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明晰工作流程,发挥集约化管理的优势,充分调动创新团队、专业管理部门和成果使用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在更大范围内转化为生产力。(国网工会、国家电网报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创业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