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捷接棒操刀财税财税体制改革 下将直面哪些“硬骨头”

肖捷接棒操刀财税改革 将直面哪些”硬骨头“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肖捷接棒操刀财税改革 将直面哪些”硬骨头“
  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免去楼继伟的财政部部长职务,任命肖捷为新一任财政部部长。
  作为中国财政的大管家,财政部掌舵者的更换,迅速就占据了各大新闻网站的显著位置。不过,业内对楼继伟的继任者肖捷也并不陌生,他们的身上都有财税“老兵”的标签。
  资料显示,肖捷今年59岁,1982年9月毕业后就进入财政部,历任综合司司长、国库司司长,2001年9月成为当时财政部最年轻的副部长。2005年7月赴地方任职两年,2007年8月再次回归其熟悉的财税部门,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直至2013年3月,转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正部长级),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
  对于此次财政部长的更替,外界最关心的无疑还是今后的财税体制改革将如何推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多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给予了楼继伟很高的评价,原因就在于其在担任财政部长期间,推动了多项财税制度改革,包括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营改增以及建立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等。
  眼下的财税改革正处在攻坚克难期,地方税体系尚未真正意义建立,央地财政关系重构也还只是刚刚起步&&面对已行至中盘的改革棋局,新任财政部长肖捷如何落子,业界十分期待。
  卸任者:直率楼继伟
  2013年3月,楼继伟履新财政部长,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作了题为《包容性增长中的财税改革》的演讲。他当时给了自己一个评价――“我讲话比较直率”。
  此言非虚,楼继伟这三年多来果真有几次就因为讲话直率而广获关注。
  比如,他曾在不止一个场合提出过我国的劳动合同法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太低,并建议保证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虽然这与楼继伟主管的领域并不直接相关,但因为观点大胆且有新意,引来诸多讨论。
  在财税本行上,楼继伟这种直率体现得更为充分,办起事情毫不含糊。比如,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在其任内经过四次审议之后,终于完成了20年来的首次大修。
  在财税体制改革中,预算的角色至关重要。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财税就是政府的收支,收入是一个基本要素,而支出就是第二个基本要素。收入与支出要纳入一个制度体系加以管理,然后就是预算,预算是财政体制的第三个要素。
  伴随预算法改革的尘埃落定,化解地方债问题也就有了基本思路。在确认预算法大修后,楼继伟在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分类管理和规模控制,让地方政府的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接受地方人大监督,还要接受上级行政和立法机关的监督。
  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累计发行置换债券7.2万亿元。这进一步规范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化解了许多因举债不规范形成的矛盾,减缓了地方政府集中偿债压力和利息负担。初步匡算,2015年和2016年累计,地方节约利息支出6000亿元。
  除了这些,楼继伟任内的其他工作也可圈可点,包括全面推进“营改增”以及推广PPP模式等。
  对于财税改革的整体进度,在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抛给了楼继伟一个尖锐的问题――“有学者担心,财税改革推进速度低于预期,对此您怎么看待?另外,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财税改革的落地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发现,自评很直率的楼继伟略作停顿后,便诚恳回答说,“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用了一章讲财税改革,确实我们非常努力,但有些没有达到,或者说比三中全会要求的进度适当地慢了一点。”
  “有的方面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楼继伟说,一方面是因为在转换过程中,大家观念需要转化,旧的思想观念、利益藩篱也是干扰改革实施的阻碍。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之下坚决地推进、要啃硬骨头。同时,还要增强各方面的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
  继任者:财税老兵肖捷
  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利益调整难度大&&这是业内评价财税改革时最常说的话。按照既定的财税改革时间表:2016年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如今,距离2020年的大限还有四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接棒财税改革的新任财政部长肖捷,也是财税领域的一名“老兵”。
  时间追溯至1987年,当时年仅30岁的肖捷就曾和楼继伟等人合著《关于经济运行模式与财政税收改革的若干思考》一文,提出了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税收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思、原则设想以及经济体制配套改革方略。该文后被收录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中。
  2005年是肖捷在财政部工作的第23个年头,在当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肖捷洋洋洒洒谈起他对财税改革的思考,其中绝大部分内容已经落实,或者正循其当时谈到的方向在推进。
  比如,他在那次演讲中指出:“推进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进一步规范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更加全面和直观地反映政府履行各项职能的预算安排情况。”而这正是2014年预算法改革的靶点之一。
  从某种程度来看,肖捷在财税系统的履历比楼继伟还要完整。在2007年8月从地方回归财税部门后,肖捷没有回到熟悉的财政部,而是接替当时改任财政部长的谢旭人,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在此期间,他关于中国税负问题的一篇文章,由于立场鲜明,专业度高,在当时颇得赞誉。
  此事背景为国外某杂志发布了一份所谓2009年税负痛苦指数排行,吸引了国内媒体的关注。按其方法测算,中国税负痛苦指数为159,在其公布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欧洲某国。对此,肖捷撰文直言,对于诸如此类的评论,如果不加甄别,把戏说当作正史来解读,甚至作为学术研究的依据,产生的误导将贻害各方。
  重回财政部并掌舵,在预算法改革已经有所进展的基础上,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完善税制,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将是肖捷需要直面的“硬骨头”。
  值得一提的是,楼继伟此前就此轮税制改革曾指出,改革重点锁定六大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其中,围绕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和个税,记者发现,肖捷在前述提到的2005年的演讲中都有涉及。
  个税方面,肖捷表达的观点是,今后将逐步推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房地产税上,他当时表示,中国目前在房地产转让交易环节问题严重,有必要研究实施物业税改革。
(责任编辑:杨晨虹)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楼继伟卸任财政部长 肖捷接棒财税改革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责任编辑:
财经关键词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肖捷接棒操刀财税改革 将直面哪些“硬骨头”?
在楼继伟执掌财政部的这三年多时间里,"财政"定位从财政本身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改革推进卓有成效。肖捷接棒,中国财税改革进入新阶段,挑战之多、压力之大,尚需上下共识、协力推进。
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免去楼继伟的财政部部长职务,任命肖捷为财政部部长。
此次任命宣告了楼继伟三年多财长生涯的谢幕,2013年3月出任财政部部长的楼继伟,收获了外界对其颇高的评价。国家发改委某司长表示,"楼部长是一位难得的财政部长,在任时推动的部门预算、PPP、地方政府债券、营改增等改革,影响深远。"
新任财政部长肖捷在财税部门任职多年,对财税领域问题也有成体系的认识,风格务实沉稳。有财税系统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部长的水平很高,财税改革会继续推进,新时代开启,未来值得期待。
楼继伟的这三年
过去20多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0多年,在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收入亦迈入中低速增长新常态。
十八大后,各界呼吁改革的声音很高,财税改革曾被认为是推动全面改革的重要抓手。同时,1994年分税制改革过去了22个年头,央地财政分配格局站在新的路口。分税制改革不甚彻底,政府干预市场过多,地方政府"事权重,财力轻"格局,地方乱收费、"土地财政"等顽疾都有待进一步厘清。
楼继伟曾参与设计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财政体制改革在理论上有前瞻性,被视为市场改革派的代表人物;1998年到2007年这长达九年的时间里,楼继伟任职财政部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对财政体制改革实务操作也颇为熟悉。
2013年3月楼继伟调任财政部部长一职,财政部门大将落定,释放强烈改革信号。在楼继伟执掌财政部的这三年多时间里,"财政"定位从财政本身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财政地位全面提升,"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改革方向基本确定。
2014年6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财税改革三大主要任务明确,预算改革、税制改革、央地关系调整推进路线图和时间表出台。
随后,财税改革渐次展开。2014年8月份,颇多曲折的《预算法》终于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预算公开透明、加强程序管理等写入预算法,地方政府如何举债等首次得以明确,地方债纳入规范管理。
2014年底,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推广PPP模式,这一旨在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供给效率的方式,在各地风行。经过一年多时间,PPP模式已经为更多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熟知,各方参与热情进一步提高。
还有,营改增的推进,成为积极财政政策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有望减税5000亿元规模;营改增后序带来打通产业链抵扣链条,也将助推产业链升级,有利于专业化分工。
今年8月份,国务院印发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央地事权改革时间表出台,央地关系调整也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同时,财政外交活动明显增多。楼继伟作为中国财长,频频出席世界重要财金领域会议,代表中国财长发声。
2016年,中国作为G20主席国,财金领域作为G20双轨道之一,如何注入更多中国元素、代表更广泛发展中国家利益,都需要财政务实工作的推进。
由中国政府牵头成立的亚投行,专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已于今年年初正式运营。中国政府作为最大股东,楼继伟出任亚投行理事会主席。
家国情怀的个性部长
财政领域,类似公司财务部门,人员多低调务实,但财政、税改等涉及大量人群利益调整,任何政策的风吹草动都能迅速成为公众热议焦点。
楼继伟以敢言、直言著称,任部长这几年,他不少时候都直接担任新闻发言人一职,无论国内"两会"、高层论坛,还是国际场合,被媒体界评为"敢脱稿答问从不怕‘点炮’的部长"。
但财政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部门,又绝不仅是"财务部门"职责。楼继伟学者出身,理论修为较高,对财税、养老等诸多改革均有自己成熟的思考。
如个税改革,楼继伟在今年3月份两会答记者问时表示,个税改革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房贷利息支出、家庭赡养、教育等费用将逐步纳入抵扣,改革将逐步推进;再如,今年7月份,G20成都财长行长会议上,楼继伟表示将义无反顾地推动房地产税改革,虽然改革很艰难。
不同于官员们公开场合的谨慎言辞,楼继伟的一些公开言论会引发外界争议。
楼继伟曾在高校内部论坛、内部经济论坛上,以学者身份谈论劳动合同法,他直言当前劳动合同法有问题,劳动者工资上涨过快,影响投资积极性,最后伤害的仍是劳动者利益。
如,今年年初,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有两家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楼继伟在回应外界问题时,直言国际评级机构未能在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之前,起到应有预警作用,他们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与中国经济较高增速现状不符,"不care他们的评级",直言无需拜他们的码头。
楼继伟本人鲜明的个性,在整个财政系统也颇受关注,大家普遍反映其思路清晰、能力强。
他曾在其新著《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的序言这样写道,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研究起来相对容易,但解决起来需要长期不懈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对我国这样的大国尤其如此。
几位地方财政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楼继伟离任消息公布时,他们立马想到楼继伟在序言中所言,"即使有些想法一时难以实现,但至少也要让后代人感到前人的思考与梦想。"
多位财政系统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楼部长说话办事都是出于公心,这样拥有家国情怀的官员非常难得。
新时代开启
新任财政部部长肖捷系财税系统科班出身,也是一个老财政人,主要任职经历都在财税部门。
肖捷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专业,属于恢复高考后的老三届。1981年本科毕业后进入财政部,历任综合司司长、国库司司长,2001年9月份成为当时财政部最年轻的副部长,调任地方锻炼之前,在财政部任职时间长达23年。
肖捷2005年调任地方,任湖南省委常委、湖南省副省长一职,两年后回归中央部委,出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我国历任财政部部长,不少都是直接从国税总局局长或副局长调任,此前的项怀诚、金人庆、谢旭人都是如此。不过,肖捷调回财政部任部长之前,2013年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
肖捷多年同事姚峰(时任证监会会计部巡视员副主任)2008年曾在媒体上载文《我所认识的肖捷》,表示肖捷升任副处长、处长、副部长等,都创造了同期最年轻的记录。这背后在于他超乎常人的努力,是默默耕耘、泼洒汗水带来的累累硕果。
肖捷在一些财税人士看来,同样属于锐意改革的人物。东部某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时地方申请试点离境退税,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均已同意,上报到国务院,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肖捷表示,要试点,大家一块试。
此前,很多地区谋求地方发展,希望国家能有税收优惠政策倾斜。在这轮财税改革中,为了统一国内市场,减少各自为政的税收洼地,2015年底国务院曾发文要求清理地方优惠税收政策,但5个月后,该政策暂缓执行,因为地方政府可能遭遇大面积违约毁约、信用受损的问题。
新老部长肖捷和楼继伟之间,也有过合作。在1987年,楼继伟任国务院办公厅调研室财经组副组长时,就会同肖捷、刘立群,发表《新旧体制转换中改革思路的选择——关于经济运行模式与财政税收改革的若干思考》。
如今,新任财政部长已就位,财税改革蓝图绘就,财政地位上升,改革正在有序推进。虽然财税改革中的曲折反复不少,推动改革切实落地压力不小。但正如财政部一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时代开启,未来值得期待。
【相关链接一】
姚峰:我所认识的肖捷
作者:姚峰,来源:华夏时报
打开中国政府门户网站,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网页,“领导专栏”首先显示的是一幅彩色头像照片,旁边一个名字赫然在目:肖捷,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
肖是国家税务总局成立以来的第五任局长,此前分别为金鑫、刘仲藜、金人庆、谢旭人,也是国家税务总局成立至今最年轻的局长。前四任局长除第一任以外,后三位后来均成为共和国的财政部部长。在刘仲藜任局长的年代,副局长项怀诚任党组书记,实际主持税总工作。如果算上他则是出过四任财政部部长。国家税务总局在中国政府架构中的地位不言而明。
肖捷,汉族,1957年6月出生,祖籍辽宁开源,出生于北京,博士研究生。1976年进入北京市机械局机械研究所当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财政金融专业,属粉碎“四人帮”后恢复高考的“新三届(级)”大学生。1982年9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财政部综合计划司工作,开始其从政生涯。我是1983年9月去的财政部综合计划司,肖捷比我早一年,当时他在长期计划处,我在统计研究处,我认识他就是从那时开始的。长期计划处是综合司的核心处。肖在长期计划处干了四年半后,于1987年1月被提升为本处副处长,时年30岁,是当时财政部最年轻的副处长。
此后不久,又被组织选派到联邦德国进修,时间大约为一年半,成为当时极少数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1991年12月升任处长。此间根据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要求,他赴辽宁省阜新市挂职担任该市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获取了基层工作经验。1993年11月,在他担任处长两年后,他被任命为综合计划司副司长,36岁即进入中共“高干”行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报考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专业在职研究生,师从财政学泰斗——许毅教授,并顺利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4年9月,获选送中共党校一年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此班素为中央党校的“精品班”,学员来自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是副省部级后备干部的摇篮。
1998年7月,在他41岁时,他担任财政部综合计划司司长,两年后改任国库司司长,从而具备了中组部提拔副部级干部要求的必须在两个司局以上担任正职的资历。2001年9月,在他44岁时,超越了财政部部长助理一职,直接晋升为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进入部级领导干部行列。
2005年7月,在中央加快开发中西部的大背景下,他被调往中部重要省份湖南,出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成为“封疆大吏”,为他的从政经历增添了新的一页。在湖南省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先后协助周伯华(现任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强(原团中央第一书记)两位省长工作,为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口碑极佳,深获湖南人的认可和赞誉。
2007年8月,因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调任财政部部长,肖的经历、学历、资历、能力使得他成为最佳人选,提前补缺,从地方调回中央,接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一职。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上,他又高票获选为中央委员。时年50岁,成为中共正部级干部、中共领导集体中的一员。
在很多人看来,从他25岁进入财政部,30岁任处级,36岁任司级,44岁任副部级,50岁担任正部长、中央委员,他的仕途堪称顺利。但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在这些光环的背后,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他20多年的同事、朋友,我可以见证他的成功来源于他超乎常人的努力,他的勤奋、刻苦、自律、博学、敬业,来源于他对很多物质享受的放弃。如果说他的成功有七分努力,三分运气,那这三分运气也是上苍对他“放弃”的补偿。他为每个机遇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默默地耕耘,泼洒汗水,等来的必然是硕果累累的秋季。这就叫“天道酬勤”。
从1983年算起,我认识他整整四分之一世纪了。尽管在这期间他的地位不断上升,我的工作岗位也屡屡变换,但我们始终保持着正常的交往,朋友般的情意。古人云“一滴水见太阳”,从我经历的一些小事情上就可看出他的人品、能力、水平。
1997年初受组织安排,我赴香港工作前向他辞行。他当时是综合司副司长,听说我要赴港工作,他提出要给我送行。地点选在一家靠近现在西四环附近的小店。饭后,我要结账,他坚决不同意,说,这是我个人给你送行,用我个人的钱。我拗不过他,只好接受。此事一晃已过10年,但那天晚上的情形我仍时常想起,感佩不已。及至后来,他到我家乡做“父母官”时,有个别人知道我和他曾是同事,想通过我给他“跑个官”,我就把我观察到的一件事讲给这人听。肖捷到湖南工作后,只抽一种北京出的“中南海”牌子的香烟,对外宣称其他品牌的烟他抽不惯。我是知道他为人处事之道的,他这么说是因为湖南出一种“芙蓉王”牌的香烟,质量高,口感好,在湖南官场很流行,迎来送往,送几条烟也很普遍。他本来抽烟很杂,但为了防止有人给他送烟,而采取了这么一种策略。既不伤感情,伤面子,又巧妙地拒绝了别人的送礼。那人听后,仔细一回味,恍然大悟,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也理解了我不能陷朋友于不义的境地,所以不能给他“帮忙”的难处。我和肖捷的太太也很熟,她十分聪慧,端庄贤淑,是个职业女性,从来不过问肖捷的工作,也从来不给肖捷提任何要求,用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两人互不干扰”,成为肖真正的“贤内助”。
见过肖捷的人都有一种感觉,比起彩色照片上的他要实际显老一些。头发已经花白了,背也有点佝,这是长期繁重工作,尤其是脑力劳动过度的后果。老综合司的人都清楚,综合司是财政部的“参谋部”,长期计划处又是综合司的“大本营”。财政部很多重大财政政策是以综合司为主研究制定的。肖捷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修养,广阔的视野而又务实的工作作风,使之成为综合司的大梁,起早贪黑、点灯熬油,在他笔下,不知流淌出多少宏篇巨作。他是理论权威,但又不是“书呆子”。听过他讲话或参加过他的会议的人,无不对他清晰的思路、惊人的记忆力表示叹服。
他在财政部任副部长时,一次公安部一位副部长带领禁毒局几位局长到财政部汇报。分管的副部长因临时有事参加不了,请他代为接待。他不分管公安业务,但他听完汇报后,很快就结合宏观财政政策与公安具体业务要求理出工作思路,既坚持原则,又照顾到公安工作特别是禁毒工作实际,提出意见和对策。情况明、数字准、政策清,公安部的同志出来后对其工作水平大加称赞。
还有一件小事也可说明。他在湖南工作时,湖南省按照国务院关于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的工作部署,对辖内四家证券公司进行清理。一次一家证券公司就重组方案给他汇报,作了精心的准备,又是投影,又是书面材料,厚厚一沓。他进入会场后,听了几句,就打断了汇报人的发言,说,材料我事前已看过了,你简洁点,就直说,现在问题在哪?需要省政府怎么支持你们?重组成功后对省里有何实际意义?湖南证监局局长参加汇报,事后对我感慨许久,说很长时间没有参加过这样短小而又高效率的会议了,赞叹肖省长业务精湛,头脑清晰,统筹兼顾又工作重点突出,有水平。
2006年3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到湖南考察工作,肖捷以地方首长又是志同道合的老朋友的身份陪同接待。他专门推荐尚福林去长沙的贾谊故居参观。说来惭愧,我生为长沙人,却不知贾谊其人,更不知其故居在何处。湖南局的同事跟我谈到此事时,我不甚了了。后来,我去长沙公干,专程瞻仰贾谊故居,凭吊完毕,才明白肖捷为什么安排尚主席去贾谊故居参观,也更了解了肖捷的志向和为人。
回想起来,贾谊其名虽然不熟,但其《过秦论》还是略有所闻的。其文深刻分析了秦朝由弱至强,由盛及衰的演变过程及原因,可谓入木三分,为历朝历代有抱负有作为的统治者和政治家所借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贾太傅新书·大政上》)贾谊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今天读来,仍令人警醒和感佩。
贾谊故居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肖捷的心境。作为肖捷的老朋友,看到他今天位居高位,却能保持这样的清醒和追求,实在是为他骄傲,也说明了为什么他在湖南短短的两年时间,却深受湖南人民尊重和思念的原因。就在本文完稿之时,湖南卫视台播出一条消息:“原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肖捷同志以个人名义捐款2000元给湖南赈灾。”今年年初至今湖南遭受了50年不遇的雪灾,全省正在紧急抗冰救灾。肖捷情系湖南,有此之举,不足为奇。
眺望窗外,春天的脚步已悄然临近,春风已扑面而来。“肖捷,安康顺利!”以此作为春天的寄语。
【相关链接二】
杨志勇:楼继伟给新任财政部长肖捷留下了什么?
日,中国财长易人。楼继伟结束三年多的财长任职,肖捷成为共和国新的财长。楼在记者会上关于三公经费质疑“胡扯”的个性化表达,关于农业补贴和劳动合同法的直率表达,税收优惠政策的取消与延续,成品油消费税的连续上调……财税话题一直处于风头浪尖上。
2013年,楼继伟回归财政部以来,财政定位有了很大提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直接赋予财政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以新的定位。现实中的财政与此定位有不小差距。按此新定位,楼直接领导下的财政部一直在为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而努力。楼在担任之前出版专著《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焦点虽是政府间财政关系,但其中也涉及大量一般财政问题。这部著作很容易被解读为楼的财政“施政纲领”。楼从法治和现代经济学视角分析中国财政问题,令社会各界对大国财政建设充满了期待。财税改革是楼担任财长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这段时间里,无论外界怎么看,财税改革有了重大进展是毫无疑义的。
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财税改革的三项中心任务均有重要进展。预算法修正通过,“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目标有了更加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地方债正式启动,更加适应中国地方财政的现实。预算收入转为预测性指标,支出审批的重点更多地与政策目标挂钩,实质是理财思维的转变。一些具体的社会关注较多的问题也有了回音。知识界较为关心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也有了一定的进展。财政支出不是为花钱而花钱,脱贫攻坚工程就是典型一例。财政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也不遗余力,但关于PPP怎么做以及进行到什么程度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
“营改增”全面试点表明税制改革已有重大进展。增值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40%以上,对这样的税种进行全面改革,充分说明税制改革绝不是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进展缓慢。“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的中性作用如何发挥似乎还不够明确。最近的企业购买住房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似乎在说明企业可以成为最终消费者。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都是高难度的。改革需要适当的条件。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答案是清楚的。良好的准备比贸然的推进更加重要。各种具体税制改革都在积极准备之中,但人民希望个税征收能够更多地考虑家庭的实际负担情况,希望间接税负能够适当下调等愿望尚未得到满足。税收法治化有一定进展。环保税法、烟叶税法等立法已在积极推进之中,但提供更多税收收入的税种的税收立法还只是在路上。
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难度超大,但在楼担任财长的最后一年——2016年,有了重大进展。《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后续的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提供了方向,标志着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已取得重大进展。未来,财政支出和收入如何匹配,转移支付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楼继伟担任财长的三年多时间里,财政收入增速从快到慢,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养老金支付面临极大压力,财政形势的严峻都会转化为财政工作的压力。财政政策一直保持积极的态势,为宏观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财政正常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这三年多时间里,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治理新秩序的建设,在全球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国际税收新规则的制定以及其他国际财政领域均留下了印记,但国际财政之路探索仍然旅途漫漫。
作为全国财政工作的直接领导者,楼继伟已给中国财政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外界对财税改革的殷切期待似乎没有得到充分的回应。理解财政改革、财政政策、具体的财政管理工作并不容易。这些工作既会受到不同既得利益者的不同干扰,也有相当复杂的专业技术难度,推进的难度都很大。这些难题不仅仅只有楼遇到,新财长同样也必须面对。(作者杨志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华夏时报、澎湃新闻,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