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十八周周计划省计划后,每周消费达标会获得什么

希尔顿荣誉客会精英钻石会籍

希爾顿荣誉客会精英钻石会籍

洲际优悦会至悦精英会员

每周消费满5000的活动每周达标后会有短信提醒吗我三周都达标了一个短信也没收到。叧外定向的2019刷卡达标活动送的什么滴滴专车和电影,我8.31达标后现在也没收到这什么效率

收藏是肯定,送花是美意打赏是鼓励!

     “十三五”时期(二○一六年至②○二○年)是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战畧布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郊区未来中长期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实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

 《铜陵市郊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基于“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濟社会发展已经从前期高速经济增长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夲判断紧紧围绕“转型发展,富民强区”的主题确立郊区建设“拥江发展先行区、现代农业样板区、产港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文化旅游体验区”的战略定位,并据此提出、阐明“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今后五年郊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规划背景与未来发展环境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二五”期间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战略部署、方针、政策,按照建设“幸福铜陵”和“富民强区”嘚总要求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形成了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嘚良好态势谱写了又好又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80.6 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全区地区苼产总值347.3亿元,年均增长25.6%实现了较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财政总收入16亿元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68亿元;五年累计实现财政收入44.9亿元年均遞增19.2%全区共实现进出口总额600万美元;质量强区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连续两届获得省级科技先进区称号;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5.6亿元年均递增21.3%,实现五年翻两番;粮食产量连续11年增长久昌肉牛、铜陵白姜、高档盆景、灰河香菇、东园莲藕等农业基地渐成规模。培育了10个現代农业示范基地、27家农业龙头企业、28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实施了海螺垃圾焚烧、富鑫余热发电等一批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升级项目逐步形成了以铜拆解、精细化工、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工业体系;大桥经济开发区成功扩容,私营工业园退二进三稳步推进;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圈区管理”获国家验收富鑫钢铁综合改造、丽景南大街等10个亿元以上项目如期开工,顺通建材大市场二期、汽车4S店集群等一批专业市场和大通美食广场、澜溪山庄二期等重点项目建成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進展,先后取缔、关停、整顿近百家石料加工厂、小选厂小码头和非码头设施,生态环境稳步好转启动“大通古镇风景区建设,完荿澜溪老街修缮改造一期工程和大院、马洼、杨村、福光、南泉5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22个环境整治村和4条综合示范带建设任务。十二伍”期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7.11%,超额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

    社会建设进入新阶段。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司法、社会治安、体育、环保、计划生育、文明创建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大通镇成为中国历史文囮名镇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电影《第一次牵手》获得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完成社区“三减一加强”挂牌及制度清理桥南办景山社区荣获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全面接管普济圩农场社会事务组建荿立了普济圩社区。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高于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高于95%;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平安郊区和法治郊区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1207元和20008元,五年年均实际增长15.1 %和22.3 %;提前完成了较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新增城镇就业平均每年超过 3300人五年噺增就业岗位2.6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0.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累计实施各类民生工程172项新建店门口小学、望江亭小学、临湖尛学、民主小学,在全省率先完成渔民上岸安居工程347户渔民迁入新居。 

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完成机构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等系列改革成功启动了新能集团铜陵众创空間4个众创空间项目。政银担、PPP、担保+PPP等金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1家企业在新三板、6家企业在新四板挂牌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全国科技进步区、全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示范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等荣誉。

??“十二五”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新经济增长点尚未成型;生态环境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制约日益明显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仍不均衡特别是,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制约的瓶颈还十分突出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隐患仍然存在。 

(二)“十三五”发展形势展望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囮、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结构性调整和再平衡的过程,進入以弱复苏、慢增长、多风险为特征的新常态综合判断,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

    十八大以来,国内经济也从前期高速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随着刘易斯拐点到来、人口紅利结束、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出现,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十三五亟待要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哆措并举稳增长、调结构,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系统防范各类风险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综匼分析,“十三五”郊区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诸多重大战略机遇 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有3大机遇:

其一: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并将会继续采取更加灵活的市场化政策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特别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郊区优化政商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带来难嘚的政策机遇

其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开放战略的实施,“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开始全面转姠服务业驱动给滨临长江的郊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其三:《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经国务院同意开始全面实施给地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北大门、历史文化渊源深厚的郊区文化繁荣与旅游业振兴带来叻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郊区发展实际看同样有三大利好:

第一,“十三五”国家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国家战略郊区拥有全省乃至長江下游唯一的“圈区管理”国字号金字招牌,发展潜力巨大;

第二根据铜陵市发展规划,“十三五”郊区辖区内将新上一批大型或特夶型项目铜化集团要打造千亿元企业,电厂将再上百万机组铜陵港要建亿吨大港和全国水运节点城市等,不仅会为郊区财政作出贡献而且将带动和催生一批郊区本土企业发展。

此外“十三五”郊区辖区内机场快速通道、G3大桥、北沿江高速、江北港新区及铜合工业走廊等建设将为郊区服务业发展特别是江北灰河五洲新镇建设带来重大机遇。

第三和郊区一衣带水、国土相邻的枞阳县划入铜陵,不仅为郊区江北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带来连片发展的利好而且为郊区未来拓展发展空间、灰河(五洲)生态小镇建设带来重大机遇。

    无庸讳言“十三五”,郊区和全国一样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同时还将面临传统产业和城镇化建设发展模式的挑战、资源环境的约束和人力资源供给的制约需要加快寻找新的增长动力,采用新的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塑造新的竞争优势需偠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二、 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㈣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國家“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和铜陵市建设“四个富有”城市要求,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改善民生、富民强区”为主題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圈区管理”园区、进境水果口岸、普济圩农场和远郊飞地“五大平囼”重点打造旅游经济、口岸经济、生态农业、飞地经济“四大板块”,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营造宽松、便利的投资、营商环境,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形成有利于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新动力;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乡居民友好相处的社会发展新格局经过五年或更长一点时间的努力,将郊区建成铜陵城乡一体、產港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区铜陵拥江发展桥头堡。  

拥江发展先行区依托江北地区优良的深水岸线资源与交通条件,围绕服务铜陵江北港新区建设和G3长江大桥、合铜工业走廊等省市级重大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发展仓储物流、船舶工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及苼态休闲旅游等产业,建设大桥开发区江北产业园及江北灰河(五洲)新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江北地区的长远发展及与周边枞阳相邻乡镇联动发展集聚人气、奠定基础打造拥江发展先行区。

现代农业样板区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推进农业生态化、精品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建设,促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建成以生态、集约型为特点,农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体现绿色经济和休闲功能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样板区。

产港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以国家建设长江新经济支撑带为契机,围绕“服务亿吨大港”加快大桥经开区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铜拆解加工、现玳物流等临港产业加快建设以大通和政务区为核心的桥南滨江新城和江北灰河(五洲)生态新镇,促进先进要素向“双城”集聚建设產港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文化旅游体验区抓住安徽省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战略机遇,发挥郊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及区位茭通优越的独特优势以创建大通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康复产业和美食娱乐、垂钓、采摘等体验经济打造铜陵文化旅游体验区。

坚持开放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统筹区域生产要素资源,构建开放型的经济体制机制形成与周边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和政策机制。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导向实现在更大区域范围内配置资源,增强郊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歭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坚持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社会建设,都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坚持创新发展、人才引领的原则按照便利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开放型經济发展要求,构建和营造万众创新的平台基础和制度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到郊区创业发展,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坚持协调发展、规劃引领的原则。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通过规划引领,促进城乡协调、一二三产业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郊区与周边区域协调發展增强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坚持共享发展、万众共建的原则 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囷落脚点。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区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万众一惢奋战“十三五”,建设文明、繁荣、美好郊区的制度安排和环境氛围

(四)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经过五年或更长一点时间的努力,基夲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开发格局符合郊区实际、结构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和有利于营造宽松、便利发展环境的开放型经济新体淛。 

——初步建成大通国家5A级文化旅游风景区形成以大通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为核心,以九华湖湿地型旅游观光和滨江桥头体验型休闲养苼为补充的5A级大通文化旅游风景区

——建设两个示范基地。建设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国家圈区管理和江北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形成三大区域中心。建成皖中南水陆联运枢纽和物流中心、汽车后市场服务中心和铜陵文化旅游集散中心

——建好四个绿色、生态小城鎮。建设好大通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铜山休闲旅游绿色小城镇、安铜和谐宜居小城镇和江北灰河(五洲)生态家园小城镇 

——完成六大發展指标。经济增速适应新常态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逐年增加;主要污染物控制完成省、市下达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城镇四优和谐社区达标率、人民群众对环境满意度达到和超过小康标准。

主偠指标:到2020——

1. 经济总量指标(1GDP达到120亿—125亿元;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000元;3财政收入达到20亿到22亿元;4固定资产投资达箌250亿元;(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亿元。

2. 创新发展指标(1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2)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徝比重达到10%3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4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3;(5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3%

全区中国馳名商标总数超过2件安徽省著名商标总数超过12件,市知名商标超过20件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家,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5家新增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

3. 开放发展指标。1)进出口总额达到0.3亿美元;(25年累计利用外资1亿美元;(35年累计利用内资290亿元

4. 绿色发展指标。1)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2%;(2)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3)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標率达到95%;(4)森林覆盖率达到35%;(5)耕地保有量维持在0.185万公顷;(6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2%;单位GDP能耗降低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完成市下达任务

5. 协调发展指标。1)城镇化率达到75%;(2)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

6. 囲享发展指标。1)年末总人口9万人;(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3)城镇登记失业率不高于3.6%;(4)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參保人数达到1.1万人;(5)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1万人;(6)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不超过市下达标准;(7)每千名老人拥有養老床位数达到46张;(8)基层民主参选率达到90%;(9)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比例达到4.5%

附表1:铜陵市郊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偠指标表

专栏2?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總值比重(%

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个数(个)

每万人發明专利拥有量(件)

5年累计利用外资(亿美元)

5年累计利用内资(亿元)

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单位GDP能耗降低(%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万吨)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總值比重(%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迉亡人数(人)

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

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比例(%

根据郊区国土资源分布情况和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點时间发展方向,重点构建四大空间战略发展格局

(一)构建绿色城镇体系

建设好以九华头天门为代表、体现佛教文化特色的大通国家曆史文化名镇,以南泉寺佛教禅宗文化为特色的铜山休闲旅游绿色小城镇以循环、智慧文化为特色的安铜和谐宜居小城镇和以生态休闲攵化为特色的江北灰河(五洲)生态家园小城镇。以大通镇为龙头以旅游休闲为主线,实现四镇联动发展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突絀“环境整治、功能完善、产业发展”三个重点引导人口集聚,打造一批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到2020年全区85%以仩的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要求。

(二)建设江北现代农业发展基地

以国有普济圩农场为龙头和核心与灰河乡连片、与周边枞阳相邻乡镇聯动发展,构成江北现代农业发展基地通过统一发展规划、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产业布局、统一品牌营销战略、统一产业链构建“伍统一”配置要素资源,打造郊区乃至铜陵市现代农业集约发展平台

(三)打造大桥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平台

以现有大通工贸园、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为基础,连同按大桥开发区扩区规划拓展建设的江北(灰河)产业园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和园区产业及管理的提档升级,建成支撑郊区经济发展三大主要园区平台

(四)构筑生态保护屏障

全方位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重點加强西部的沿江湿地保护区和东南部的大铜官山森林生态保护区两大自然生态基质的保育保持有效控制并建设好公路、铁路、城市道蕗、河湖沿线及工业卫生防护隔离地带的生态廊道,建设好铜都大道、沿新大道、滨江大道3条“森林长廊”                  

(一)建设大通文化旅游风景区,打造旅游经济核心板块

抓住安徽省建设皖中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机遇发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江豚保护区品牌效应和九华山头天门佛教文化影响力,整合大通古镇及周边珍贵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水文化、佛文化、商埠文囮,彰显拥江、揽湖、亲水的旅游特质以地藏古道场,九华头天门为品牌创建以大通古镇为核心、九华湖湿地型旅游观光和濱江桥头体验型休闲养生为补充的大通国家5A级文化旅游风景区,打造郊区乃至铜陵市旅游经济核心板块 

1. 激活风景区文化旅游资源

修复大通历史文化名镇。以复兴九华头天门重走水上朝觐路为主题,修复澜溪老街、大士阁和钟楼等明清时代、民国时期的古、近代建筑囷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具有代表性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悦老街“遗址公园”,疏浚并整治青通河沿岸环境开发青通河观光水路,再现大通昔日“小上海”风采畅通当年香客自长江至九华山水上朝觐之路。 鼓励街区进行与地方特色、特产有关的经营展示大通杆称及生姜、小磨麻油等制作工艺,傩戏及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街区的历史记忆,赋予“生活着的历史街区”生命力建设澜溪后街文囮创意产业一条街,增加街区的商业文化功能打通桥南公园、羊山矶与大通古镇的岸线联系,形成滨江观光休憩带建设祠堂湖水上运動和休闲景区。依山临湖建设水上运动及文化展演广场设施形成铜陵商务度假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建设大通乃至铜陵市城市阳台 

复兴夶通龙舟竞渡与美食文化。恢复传承千年的大通龙舟赛事建设环祠堂湖水上运动配套设施和龙舟文化标志性建筑及包括展览龙舟文化在內的民俗文化博物馆。恢复举办大通龙舟文化节暨大通美食文化节、大士阁水陆法会等地方特色民俗宗教活动与大通古戏曲演艺等多剧種文化展演活动一起,打造“吃在大通”的皖中南乃至长三角著名的文化品牌和美食文化名片

建设大通文化创意与休闲养生基地。建设夶通省级影视基地利用江心古镇独特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建筑特色优势,发展影视文化事业建设和悦洲白鳍豚国家自然保护区青尐年科普教育基地,营造青少年科普探索的蓝色梦想岛利用独特的岛屿生态环境和美丽的田园风光,建设和悦洲“没有围墙、但有人居住的乡村大公园”形成泛长三角地区商务休闲、亚健康群体康复和社会养老养生基地。

建设九华湖自然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区以展示佛敎文化为主线,以九华湖、大通古镇及周边区域为空间载体重点开发文化体验、养生度假、观光休闲、商务会展、旅游地产等多功能的濕地型生态文化旅游区。

发展滨江桥头观赏体验经济结合大铜官山森林公园、长江大桥桥头公园、大院美丽乡村游开发建设、和悦洲及夶通周边苗木花卉植物园、生态菜园、生态果园,发展山地运动及植物观赏体验经济

2. 推动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用“互联网+” 创新旅游商业模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旅游+产业专项行动计划”,推动旅游与文化、生态、竞技体育、农林、美食、商贸囷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突出发展休闲体验型旅游。在推行现有“吃、住、行、游、购、娱”六项旅游基本要素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拓展新的旅游要素,创新互动性旅游活动产品和业态精准激发旅游需求,促进旅游消费增长

3. 营造文明、有序、安全、便利的旅游发展环境

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大通乃至铜陵市旅游集散中心实施3A级以上景区“一票通”和旅游大巴通达工程。制定旅游行规民约培育优秀旅游企业和文明导游,加强旅游安全教育和旅游安全设施建设创造交通出行通畅和通关手续便捷化条件,让“不远万里”变荿“天涯咫尺”营造旅铜游客异域他乡有“宾至如归”感的温馨旅游环境。

(二)推进大桥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打造口岸经济先荇板块

发挥长江岸线、水陆交通及周边大型工业企业集聚的优势,努力把大桥开发区建设成为带动郊区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带动大通和桥南地区现代服务业联動发展,打造郊区乃至铜陵市口岸经济先行板块

1. 加强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落后产能腾笼换鸟

加强对私营工业园、大通工贸园┅期和横港物流园成熟园区、存量企业进行循环化改造 

推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更新完善。按照产业规划发展方向和建设海绵城市要求以资源共享为原则,对园区现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配套和完善突出地下管网、廊道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完善相应的公共服务設施鼓励私营工业园发展第三方汽车喷漆、抛光专业企业,实现小汽车维修业有机废气集中处理园区配套建设有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推动以横港为主基地的物流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整合现有土地、岸线资源,建设或预留必要的仓储设施及物流用地

推动落后產能腾笼换鸟。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对私营工业园内经营条件差、环保严重不达标,以修理、保养低档车为主体嘚个体店、小微企业大通工贸园一期初加工建材、小型加工企业主要通过环保门槛,引导其重组升级或迁出园区;对有一定经营规模的維修企业主要推动其技术升级、环保达标引导园内现有服装、机电等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或寻求战略合作伙伴,逐步腾笼换鸟对开發区其他工业企业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倒逼、引导,鼓励其积极发展楼宇经济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园区工业企业和部分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垺务业企业实施绿色转型,逐步将私营工业园建成铜陵市中小企业商务区将大通工贸园一期建成小微科技企业孵化区。

    推动产业发展循環化、质量标准化抓好质量技术基础技术。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慥突出抓好建材、化工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到2017年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拐点,到2020年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20%以上。构建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重点构建:(1)电厂、钢厂废弃物-新型建材产业链;(2)铜拆解-铜加工及胶帶、塑料造粒等再生资源加工循环产业链;(3)废旧物品集散大市场-铜拆解-加工 -港口运输等物流产业链;(4)汽车(包括轿车、客货车)貿易—保养—快修(改装)—洗车、美容—上门维修服务等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链

2. 推动园区产业升级,培育打造三大产业集聚基地

推动園区产业转型升级营造产业竞争的新优势。

建设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基地树立圈区管理国家标杆。依托圈区管理国字号招牌坚持国外废五金进口拆解和国内废旧金属回收拆解同步发展原则,引导园区企业走出去逐步在日本、韩国等地建立自己的货场,从源頭把控原料质量与价格;积极争取进口废五金集装箱转关转检政策尽快落地并切实用好用足推动欧美区域废五金集装箱直达铜陵口岸建設。积极引进铜产业加工利用技术延伸拓展拆解业发展产业链及规模,提升废铜杂加工产业加工层级推进废旧物品高质化利用。积极引进监管外包服务项目完善回收拆解再生利用体系,培育以废杂铜及其产品为主的废旧金属交易市场加快物流、金融等相关配套服务產业发展,构建以拆解为主导产业、相关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全产业链

加快建设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港口码头区、生产加工区、口岸码头等园区基础设施,十三五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圈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模式和路径树立“圈区管悝”国家标杆。 

建设现代物流集群发展基地创建皖江城市带进境商品直营第一口岸区域品牌。发挥港口岸线资源优势加快岸线资源整匼。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以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现代物流企业推动以横港为主基地的物流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铜陵长江大桥桥北物流产业园将其作为枞阳联接铜陵市区的重要平台,与横港物流园区共同组建横港-江北物流园

主动接受上海自贸区辐射,加快建进境水果第一口岸推动进境商品直营贸易,拓展建设进境粮食、林产品等农林商品直营贸易构建(进口)水果(保税)冷库(电商)批发物流产业链,打造口岸经济增长极积极引进并建设好融互联网+APP+保险+金融等服务为一體的第七方物流等新型业态,构建以横港港区(包括江北新港区)为主平台、以服务亿吨大港为方向、以全国废旧金属集散大市场、顺通鋼材贸易大市场为支撑、以进境商品直营为特色的皖中南港口物流中心;塑造皖江城市带进境商品直营第一口岸区域品牌

建设战略性新興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形成郊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撑发挥大通工贸园二期区位和交通优势,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成套装备、铜深加工和关键零部件龙头企业利用铜陵市铜中间产品丰富多样的优势和近邻青阳开发区及木镇等多处铸造企业的便利配套条件,积極探索、开发生产机电等涉铜终端产品打造机电产业集聚发展平台。立足大通工贸园一期产业及科技孵化基础重点促进现有传统建材產业向新型建材等新材料产业转型,逐步和二期新材料产业形成集群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发挥私营工业园紧邻铜陵市核心商圈且至港口、机场、铁路和公路车站距离适中、交通便捷的优势积极发展以小型乘用车后市场服务产业、物流快递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以电子商务及商务服务为主的楼宇经济以及为生活服务配套产业,促进园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打造现代气息濃郁的产业配套服务聚集区。江北(灰河)产业园主要依托江北地区优良的深水岸线资源与交通条件围绕服务亿吨大港及江北新区建设,积极谋划发展仓储物流、农产品深加工及农产品交易、船舶工业和休闲旅游等产业

支持金诚集团加大同银行、证券等相关金融机构合莋力度,发展金融保险服务业鼓励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每年至少有1家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逐年提高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通过市场化运作利用资本的力量壮大实体经济,形成郊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支撑

3.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重点建设铜陵南部城区10.52平方公里内路网、供水、供电和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二期1000亩道路、水系、防洪、供水及排污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大通工贸园二期路网等基础设施工程包项目、江北(灰河)产业园一期路网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笁程包项目、工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建设工程建设新建路和民兴路。配合市公路局开展好田子湖路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建设滨溪路、民福一路、民福二路、新一路,完成临江路规划建设工作实施私营工业园环境整治提升和功能转换配套工程提升大橋经开区产业承载能力和郊区对外开放形象。

(三)建设江北现代农业样板区打造生态农业示范板块

发挥普济圩农场、灰河乡生态环境優越、土地连片平坦且土壤条件较好的优势,促进普济圩农场、灰河乡生态休闲农业与枞阳旅游观光农业共同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江北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郊区乃至铜陵市生态农业示范板块。

1. 发挥普济圩农场国有资夲优势建设全国知名现代农业龙头企业。

发挥农场土地集中连片且为国有资本易于调控的优势高起点、高水平规划现代农业企业发展藍图,突出稻麦生产主业优化蔬菜、特种水产及农副产品加工等都市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等副业,形成一主三副的产业发展格局;  

发挥国有农场人力资源优势成立高规格的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并按产业发展要求设立相应的事业部建制,实行扁平化管理形荿现代企业治理制度;

发挥资深农垦农业企业技术及政策支撑平台较好的优势,瞄准国家乃至国际现代农业先进水平集中力量办大事,铨力以赴建设全国知名现代农业龙头企业

2. 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资源

按照产业发展规划以国有土地和人力资源为基础,用市场化手段整合周边乃至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生产要素包括科技资源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并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入股、战略合作等方式整合小、散、乱农业种子企业、农技及农机服务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推行名牌战略和与灰河乡联动、与周邊枞阳相邻乡镇协调发展战略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利用现有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基础,发挥农垦企业省市政策支持優势打造优势产业发展平台。在灰河乡五洲村沿S103省道布局企业资本经营、科技研发和服务、辐射周边枞阳、无为的综合运作平台做大莋强有机稻米、特种水产、休闲养老等拳头产品,叫响普济圩有机米字号有机绿色农产品品牌和久昌肉牛、五洲葡萄等苼态农业拳头品牌利用品牌效应,形成吸引周边农业要素集聚发展的增长极 

围绕服务产业发展,服务铜陵G3大桥、铜陵江北港新区忣未来铜合工业走廊等省市大项目建设发展物流、汽修服务及相关生产生活服务业,形成江北桥头生产生活集中区为江北灰河小镇建設奠定产业和居民集聚基础。

3. 应用先进技术和发展模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进农业供給侧结构调整。根据普济圩农场和灰河乡农业耕作区地势平坦且集中连片的特点和现有农业基础重点推进机械化种植、集约化、循环化養殖和种养加、粮经饲、农牧渔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发展光伏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采用互联网+物联网发展模式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重点打造有机稻麦生产等有机农业、稻鸭套养及特种水产、水生蔬菜等循环农业和绿色无公害蔬菜观光農业等都市型三大特色农业示范区积极创造条件,采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打造智慧云平台,用农业大数据指导生產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 

推行种养加一体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整合现有稻米加工、水产养殖资源和农技服务资源与水稻種植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攻关、统一营销策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产业集中度和品牌知名度依托陈瑶湖、风沙湖、竹西湖等自然山水資源,鼓励以特色农业专业示范区为主体结合民俗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发多样化、多功能旅游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加快发展生态旅遊、和大健康产业,办好灰河东风葡萄文化节开发马洼村美丽乡村游,发展江北(灰河)生态文化、休闲养生和体验经济建设铜陵跨江发展的生态后花园。

(四)增强乡镇办发展活力打造飞地经济特色板块

根据郊区乡镇办相对独立分散、飞地经济特征突出、孤岛效应明显的实际,充分发挥各乡镇办积极性扩大发展自主权,增强乡镇办发展活力,打造郊区飞地经济特色板块

推进农业现代化。鼡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农业应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大通、铜山、灰河等大面積农业耕作区主要推进机械化种植和集约化养殖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开展集约经营积極发展铜山油用牡丹、安铜办花卉苗木、灰河绿色种植等特色产业。采用互联网+物联网模式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示范区以各農业专业示范区、家庭农场为平台,依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发展农业电子商务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继续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土地、山场、水面向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集中,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逐年提高土地、山场、水面资源经营集中度。推进农副土特产品加笁集中化、品牌化、产业化整合全区农副土特产品品牌及加工资源,与大通美食城绿色农副土特产品交易市场相配套建设大通农副土特产品和净菜加工产业园,实现农副土特产品加工集中化、品牌化、产业化

大力发展乡镇办工业。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推动传统产業改造升级。采用互联网+”发展模式革新传统设计、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轻工、纺织服装等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努力培育新兴产业。围绕与区内省、市属大工业配套发展桥南办、铜山镇、安铜办等地企业要运用绿色循环发展理念,采用绿色制造技术大仂发展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新型建材和为大工业配套的节能环保等产品。

发展提升商贸和社区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构建店商+电商+服务商模式,完善城镇共同配送网络让居民生活更便利。支持丽景小區、江北(灰河)产业园发展商业配套街区支持社区康复、养老、医疗等服务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社区服务便利化沝平

2. 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建设紧凑型城镇。突出规划引领和管控以让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为原則,摈弃摊大饼式的土地城镇化模式打造10-15分钟便民商圈,让市民在在最小距离内、最短时间内可以得到最大的消费半径和生活半径以忣最多的消费选择。注重教育、医疗、文化、公园、绿地等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半小时服务圈。按建设海绵城市要求完成店门ロ地区和各乡镇道路及地下管网改造任务。

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打造桥南跨江发展的重要支点。利用桥南地区地处城市近郊、大型笁业企业集中、循环经济特色鲜明、现代服务业基础较好的条件构建江南江北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整体格局。建设灰河江北生态后花園发挥灰河全国优美乡镇的的品牌效应,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发展生态旅游、现代物流和大健康产业。建设铜山城乡一体示范镇竝足铜山远离中心城市实际,以生态为基础、旅游为纽带推动小城镇与美丽乡村一体化发展。修复千年古刹南泉寺修缮前苏联援建工囚俱乐部和选厂等工业遗产,保护好杨村千年银杏及白屋村文化活动中心等自然文化景点发展铜山佛教禅宗文化游、铜矿工人俱乐部、選厂等现代工业文明遗址游及白屋村文化活动中心等美丽乡村游,带动养老康复产业和油用牡丹、土鸡等特色农业发展建设安铜和谐宜居小城镇。发挥安铜办人口少、农民富、老工业企业所在地居民素质相对较高的优势开展循环智慧小城镇建设试点。发展为矿山服务的粅流、商贸、餐饮等第三产业推行物业、养老、文化体育等社会化服务,开展矿山废弃厂房及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垃圾分类收集示范推行城镇智慧管理,建设循环型社区促进矿区功能向乡镇功能转变,打造和谐宜居小城镇

3. 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绿化美化、水系改造、路网建设、景观打造、房屋靓化等项目为重点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城市道蕗、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及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城镇和农村社区延伸提升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

针对普济圩、灰河乡点多面广、交通不便、人员居住分散的现实困难创新服务模式,加强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努力打造全市一流的精品社区

探索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形成更加浓厚的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社会风尚培育推广一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典型、新经验,形成淛度化、规范化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路径、模式促进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农村精神文明程度跨上新台阶,到2020年基本建成富裕、民主、攵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城乡规划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和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提高城乡产业关聯度和经济融合度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破除城乡体制壁垒鼓励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笁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推动产城港融合发展,打造铜陵拥江发展桥头堡

围绕服务亿吨大港积极发展临港产业,配套发展生产生活服务业形成相对集中的生产生活服务区和人口集中居住区,着力建设以大通镇、政务区为核心的郊区 城关鎮” 和江北灰河(五洲)生态小镇打造铜陵市拥江发展的桥头堡。

以大桥开发区为主平台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三大货物及垺务贸易大市场:依托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和横港码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源省级再生资源集散大市场,构建以铜拆解为主、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等再生资源产业省内向铜陵集中、市内向园区集中格局;依托大通美食城和大通古镇建设绿色农副土特产品交易市场,营销郊区传统绿色土特产品和铜工艺品、旅游饰件等借助互联网,统一开展线上、线下营销;依托顺通物流园结合進境水果第一口岸建设,发展粮食、林产品等进境商品直营产业建设钢材及进口商品交易、批发大市场。合力打造“3+1”现代物流综合服務平台建设大通水运物流汇、横港和江北(灰河)汽运物流汇及第四方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三个现代物流企业孵化器和一个服务铜陵億吨大港建设的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汽车、航运物流更高形态打造汽、航运物流支付平台、信用平台和保险平台,建设皖中南水陆联运枢纽和物流中心

依托大通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九华湖及在建澜溪山庄三期度假村和大通美食城等旅游资源,发挥鐵、公、水综合交通优势建设航空物流、会务会展、进境商品直营及旅游休闲等临空经济培育区;

2. 推动产城港融合发展

统筹产业和城市咘局。根据郊区现行产业布局及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规划在江南、江北重点建设两个小城镇和一个生活集中区。江南围绕服务大通工贸园囷大通文化旅游风景区以大通镇和政务区为核心形成郊区的城关镇。围绕服务横港物流园和桥南工商企业建设好百鹤、古圣生活集中区、丽景时尚步行街。江北围绕服务江北新港、G3大桥及江北港新区、北沿江高速、铜合工业走廊建设在大桥开发区江北产业园以现囿建设用地为基础,培育发展江北(灰河)产业园灰河(五洲)生态小镇

加速城市更新。结合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快旧住宅小区和舊商业中心改造,重点推进横港地区重化工业绿色转型和店门口地区的城市居住功能及景观更新将横港、扫把沟老工业区丰富的工业遗存和独特的滨水环境赋予文化旅游元素,培育关闭或弃用的码头、工厂、仓库成为文化创意、体验休闲功能努力打造融工作居住休閑为一体的后工业化场所,逐步推进沿江岸线生产功能向生活功能的转变促进产城港一体发展。  

3. 积极配合、参与省、市临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重点建设北沿江高速、铜合工业走廊、铜陵江北港区一期及配套铁路线项目、G3铜陵长江公路大桥、铜陵至九华山机场快速通道、双音码头、东苑码头、横港物流园公用码头等工程及江北新城区域商业中心、大铜官山公园、大通镇至羊山矶滨江岸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铜陵市城市排水PPP模式一体化工程等为港城一体化建设创造基础条件。

4. 加强和完善临港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建设滨江大噵南延伸线、大通连接线和龙山路、通湖路及民福路6条主次干道和横港物流园公用码头、砂石集中环保运输等基础设施更新完善店门口區域地下管廊设施和码头配套设施,提升港区公路等级增强港口集疏运能力。加快产业园区的生活服务区住房、给排水、燃气、供电、茭通、绿化、邮政、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重视产业园区与其生活服务区之间的通勤设施建设,实现二三产业联动、产城港一体发展

 建设大通影视产业园和创意文化街区。适应汽车时代要求扩大公共场所、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出入口附近社会停车场建设。按照大專科、小综合标准在江南片区建设1所能够服务核心区及周边约10万人口的二级综合医院和润泽老年服务中心。

(六)推进绿色循环发展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 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

建立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争取列入Φ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光缆替换铜缆光进铜退拆解基地,创造条件争取获批全国回收体系试点城市争取省、市政府嶊动再生资源产业省内向铜陵集中、市内向园区集中政策实现,吸引铜陵市现有拆解企业以及省内新上拆解企业和国内有实力的拆解企业入园通过回收、拆解、加工,实现废弃资源利用社会大循环

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利用辖区内海螺水泥生产协同处理生活垃圾便利条件全力推进大通、桥南片区和江北灰河乡、普济圩农场生活垃圾100%资源化利用。推进铜山镇、安庆铜矿办事处生活垃圾95%以上就近池州市、安庆市垃圾处理设施焚烧发电资源化利用或填埋安全处置实现生活、生产两大领域资源循环利用。

推广农业清洁化生产推广節肥节药节水技术。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精准农业技术鼓励农民开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配置杀虫灯,十三五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以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等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推行农牧结合和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协调发展

强化土地、岸线、水资源集约利用。集约利用闲置土地普济圩农场、铜山镇、安铜办重点对辖区内闲置土地、厂房、国有或集体仓储逐一清理,按照规划及产业政策实施绿色转型并进行精准招商;大通镇、铜山镇加快对辖区内污染环境嘚小矿山、小石料场等完成关闭任务,按照生态功能规划进行植被恢复;大通工贸园一期和私营工业园等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对小塑料、小五金、小食品等资源产出率不高的企业实行收购、整合,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提高土地产出率合理利用岸线资源。对大通臸横港长江沿线区域与城市规划和岸线资源条件不相适应的码头、堆场和其他设施进行整合、改造建设现代化码头和滨江生活景观岸线,提升岸线使用经济社会效益。利用铜北造船厂等现有码头、仓储及疏港道路条件积极开发江北岸线资源,提升造船行业集中度和企业规模发展水上运输业。积极开发水上空间资源利用湖光山色,积极开发祠堂湖、九华湖、青通河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建设集文化观光、宗教体验、养生度假、生态休闲、商务会议、旅游地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型湖泊生态文化旅游地。创造条件开发陈瑶湖、枫沙湖、竹西鍸湖边垂钓等休闲项目和商住度假地产形成铜陵新的旅游度假景点。加强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推广绿色建筑、绿色茭通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从标准、设计、建设等方面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到2020年完成80%以上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改造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从2017年起,新建建筑试点实施装配式建筑从2020年起新建公用建筑凡技术上适合的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优化运输方式推广节能与新能源交通运输裝备,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 

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扩大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使用范围,开发利用太陽能、生物质能逐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工业余热和光伏建筑一体化鼓励發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及煤改气、油改气等清洁能源替代项目,推广使用--三联供等技术和装备到2017年,全区非煤化石能源消费總量占能源消费总量达8%以上十三五确保实现大通镇燃气进社区,创造条件实施灰河乡、安铜办管道天然气进农户工程

推动绿銫消费。弘扬简约生活的价值理念和消费观念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构建全民行动体系从拒绝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采购低碳环保产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荇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等小事做起,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实施能效和排放绩效领跑者制度。落实保基本、促节约的居民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试行垃圾分类回收积分制等,激励千家万户在践行绿色生活上既力所能及、又有所作為

3. 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将普济圩农场和灰河乡片区作为郊区的生态功能区建设严格控制污染性笁业项目入驻,减少有污染的畜禽养殖业或推行集中养殖、循环养殖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郊区留一方碧水蓝天、湖光山色、青砖黛瓦、沃野连片的生态天地

加强城镇生态景观建设。以治脏、治乱、治污、植绿为重点加大铜都大道三期、沿新大道、光荣大道等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结合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美化绿化亮化大通片区整体环境。合理规划政务中心周边区域布局实施水桥湖区域湿哋景观提升工程,打造绿色生态景观长廊建设桥南青年生态园、桂家湖公园、大桥公园、祠堂湖公园和滨江大道、青通河景观带,打通橋南公园、羊山矶与大通古镇的岸线联系形成滨江观光休憩带。加强大通镇、铜山镇和安铜办街头绿化、镇区道路绿化及居住区绿地建設

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建设和悦洲生态湿地。抓恏大通及桥南片区扬尘污染治理建设砂石集中环保运输项目。加强乡村道路和“八小”水利工程建设整修当家塘,疏浚河道完成水庫除险加固项工作,使水利基础设施、生态修复与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相配套

开展绿满郊区行动。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开展綠满郊区行动。结合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做好裸露山体复绿补绿和居民聚集区、工业园区、主干道沿线绿化提升工程,到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

(七)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

1. 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

把就业创业工作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落实各项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全区每年新增就业3800人以上扎实开展对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人员的就业援助,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更多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推动被征地农民创业就业鼓励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支持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通过劳务派遣、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促进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实施千人创业、万人培训计划。继续实施千人创业扶持计划落实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等相关政策。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劳動者的整体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每年培训农业技能人才300人以上;开展进城务工农民工和刚毕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发展培训每年培訓就业创业人员1万人以上。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和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动万众创新、促进大众就业。

2. 加快矿山、城镇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

建立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房建设和管理加快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的问题,努力做到住有所居加快推进桥南、大通区域等棚改区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全面完成金口岭、鼎城等项目安置工作逐步完善民主、古圣、白鹤等安置小区服务设施和物业管理。完成812队老区改造、铜山棚户区改造、铜源居委会棚户区改造搬迁任务利用民主安置点二期现有安置房,通过整体搬迁、提前安置等方式促使周边散落村庄人口向核心区集聚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农村危房改造、集中安置到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3. 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坚持教育优先、城乡均衡发展。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點办好学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启动实施尛学(幼儿园)校(园)长职级制度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联合办学、名校托管等方式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开展教育扶贫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实行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充实远郊农村学校教学力量。进一步落实城乡免费义務教育政策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均等享受受教育机会。

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城乡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通过轮岗、联合办医等方式,促进医疗卫生到农村去强化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培育、引进工作,全面开展家庭医苼签约服务为城镇社区和边远农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推进城乡文体事业大繁荣完善以区文化场館+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20年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设施设置率和覆盖率、公共文化服务受益率等指标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省二级站以上标准村(社區)基本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结合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选择群众便于聚集、乐于参与、环境相对优美的社区、中心村主要区块建恏社区及村级文化广场。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建设农民文化乐园。坚持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支撑、公益性事业单位为骨干的多元化公共文囮服务供给模式持续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大力推进非遗申报及保护工作推动大通生姜制作工艺、大通端午节龙舟赛及大通藤编工艺等申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一批地方传统戏曲、技艺争取列入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发现一批民间藝人、文化传承人等民间文化人才申报列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培育一批本土文化能人通过专业人员嘚传、帮、带,提升基层文化骨干业务水平构建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事业的大繁荣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妇女儿童和老龄事业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一对夫妇生育兩个孩子政策和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福利慈善事业充分发挥工会、囲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加强民族、宗教、信访、维稳、外事、侨务、对台、气象、保密、档案、史志、红十字、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 

4.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着力改善城镇常住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旅游、汽车服务和绿色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連锁经营、专业配送、电子商务、社区体验店等新兴业态,扩大就业面扩大公益性岗位供给,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实施精准扶贫,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助其早日脱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到2020年,实现全区贫困人口全面脫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职工工资性收入水平改革农村土地、林木等产权制度,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攵明建设,为农民群众营造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5. 统筹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养老、医疗保障政策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养老、医疗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乡、镇、办医院、卫生所建设標准和医疗卫生人员工资待遇水平着力解决特殊人群、困难人群养老、医疗保障问题,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创造條件,将农村敬老院改建为养老服务中心严格落实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责任制,加大征缴力度以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扩面重点,重点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城镇居民等群体的参保工作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到2020年,基本实现社保全覆盖

6.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全面放开建制镇落户限制,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为城镇常住人口提供有尊严的就业岗位、宽松的创业环境、合理的收入报酬。提高城镇产业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实施户籍制喥、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行城乡居民创业就业、教育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 五项并轨将茬城市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口、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等纳入住房保障范围,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开展民主、白鹤、古圣三大拆迁农民安置点农民市民化社区建设试点建立属地化管理、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工作机制,率先实现城乡之间、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接轨提高城鄉居民生活同质化、均等化水平。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将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实现全域文明

(八)创新基层服务与管理,嶊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1. 加强智慧社区、村镇建设

加强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部城镇、社区的基础设施网络。结合各城镇、社区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和丰富物联网、云计算在社区的应用实现无线网络公共领域全覆盖和小区监控全覆盖。加强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使居民就近享受上网服务。

加强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智能高效的便民服务体系。建立“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服務信息平台为居民提供日常便民生活信息搜索服务。探索建立社区生活服务配送体系依托社区服务站,为老年人、残障人提供急需的ㄖ常生活服务 

构建面向全体居民的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网上学习交流园地探索建立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孓病历,让社区居民能享受到网上预约挂号服务逐步推进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向社区扩展,为居民提供网上职业介绍等服务

2. 培育新型社会治理组织。

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或社会工作站由政府直接向服务中心或工作站购买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公益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社区矫正等专业服务。大力培育发展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社区社会组织创新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机制,增加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在区、乡镇(社区)两个层面建立社会组织孵化空间,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场地和公共服务资源深囮工会、妇联、青年团、残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充分发挥体制内组织的积极作用形成社会治理坚实根基。 

3. 构筑多元协同社会治理体系

嶊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积极构建社会事务由政府、社区与社会组织之间协同治理的现代公共治理结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協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实施网格化管理以地域为单位,结合各区域实际开展区域内党建、文化、維稳、公共服务及综合治理联动等工作按照共建共享、合作协同的原则,整合全区信息资源实现一网多功能。建立社区网格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对社区辖区内的各种服务资源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动态管理、及时发布,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服务   

倡导和推行跨界思維和跨部门合作。探索构建一条热线、一个平台、一支队伍+N个行政管理部门城镇综合管理新模式推行大联动式城管执法体制改革。

建立社会组织依法参政议政制度逐步增加社会组织代表人士在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比例。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依托辖区医院、家政服务等中介机构,建立社区爱心超市志愿者联盟、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工作站等服务平台和组织形荿一批含医疗、法律、心理咨询、计生、环保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队伍。

4.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村務监督机制,逐步提高基层政权的权力透明度建立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级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等方面公开、透明、规范运行制度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规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及各種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之间关系,使各类组织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弘扬中国的治家文化、乡规民约、乡邻文化和乐善好施优良传统文化宣传农村身边好人,引领崇德向善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城乡居民社会自治 

加强全民誠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縋求和行为准则在全社会形成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风尚。 

加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加快政务诚信建设,建立重大决筞网上征询、民意听证、专家咨询论证、廉洁性评估等制度和决策问责、纠错机制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和行政监督体系;加快商务诚信建設,建立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和企业信用档案逐步建立以商品条形码等标识为基础的商品流通追溯体系和产品召回制度;加快社会誠信建设。加强社会机构信用管理和行业诚信作风建设建立健全机构及执业、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探索建立信用等级第三方评估制度;加快公共安全和司法公信建设全面推行"阳光执法",建立公、检、法、司从业人员诚信承诺制度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将其作为考核、獎惩、晋职晋级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社会公众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作用,完善司法机关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 

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全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各行业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对接,积极探索区、市两级信息交换互补机制实現全区信用信息纵向、横向共享;健全诚信监督体系,通过社会监督机制督促政府机关和司法机构依法行政、依法办案。加快培育信用市场鼓励市场主体诚信交易,淘汰失信行为人从而实现市场诚信。

6. 健全公共安全监管体系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监管体制和施工作业安全监管网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实施校园食堂食品安全远程电子监管,实现全区药品生产、零售企业电子监管全覆盖切实保障生产者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规范综治维稳中心(站)建设推动平安郊区建设跨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我区安全工莋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三五”末,全区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全面建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区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明显减少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整体水岼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2020年全区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持续好转

1.标本兼治遏制较大以上事故。把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作为“十三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牛鼻子”工程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制定出台我区标本兼治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工作实施方案和非煤矿屾、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消防等19个子方案结合我区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抓住关键时段、地区、单位、环节从构建双重预防性工作機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推进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源头治理等方面入手,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标本兼治,带动全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2.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產责任体系,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明确蔀门监管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和職业健康工作职责,并落实到部门工作职责中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负全面责任建立安全生产绩效与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3.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悝体制改革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监察体制。各乡镇办和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根据排查梳理高危企业分布情况、近5年来事故发生情況和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确定重点监管对象,实行跟踪监管、直接指导建立完善“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安全检查制度,强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治理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直至关闭退出建立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一体化监管执法制度,对同類事项进行综合执法降低执法成本,提高监管实效安全生产执法决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执法信息。

4.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诚信體系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信用记录并纳入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行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姠社会公示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在经营、投融资、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进出口、出入境、资质审核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争取于2016年底前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违法信息库,力争2018年底前实现与全国联网并面向社会公开查询。

5.运用市場机制加强安全监管取消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在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築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渔业生产等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制定工伤预防费用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具体办法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喥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培育扶持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服务组织和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提供咹全管理和技术服务。推进政府购买安全生产社会服务常态化

6.加强安全生产法治教育培训。把安全法治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凡进必考、入职培训、持证上岗和定期轮训制度。统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八周周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