珑璟奥凯发茶油上市这只股票上市了吗

新产品刚成立就现身调研 王亚伟最近又看上了这只钢铁股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09:05来源:和讯网
王亚伟与钢铁股是&真爱&?
记者在6月末总结上半年明星私募调研时,重点提到了王亚伟掌舵的,在其为数不多的调研中,有两只个股被重复调研,而且均为钢铁股。其调研之一的鞍钢股份股价也不负众望,自5月中旬以来,一路上涨。
然而,许久未现身调研的千合资本在8月初又去调研了,且还是钢铁股。恰巧,千合资本与合作发行的一只新产品于7月末刚成立。新产品刚成立,立即将目光又放在了钢铁股上,这是否意味着新产品的建仓会瞄准钢铁股呢?
上半年厚爱钢铁股
上半年,千合资本在2月10日和2月20日调研了中钢国际,2月16日和6月20日调研了鞍钢股份。
WIND数据显示,申万一级钢铁行业今年上半年虽然累计涨幅只有3.63%,但却排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第7位。中钢国际和鞍钢股份,前者在1月17日~4月11日涨幅超过56%,后者在1月3日~2月22日涨幅超过27%。而进入下半年,钢铁行业个股表现较好,申万一级钢铁行业从7月1日至昨日收盘,累计涨幅更是超过25%,位居28个申万一级行业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6月末行业报告更是提出了鲜明的观点,即钢铁行业三季度上涨行情已经开启,可以比肩今年上半年1~4月份的明显上涨行情。通过类比来看,本次三季度钢铁的上涨周期可能维持2~3个月,涨幅可能破50%,因而推荐钢铁行业上升性带来的投资机会。其推荐的长期逻辑是下半年需求有好转预期,长期来看钢铁行业高盈利时代来临,高利润常态化,行业发生实质性转变,而中期逻辑则是8、9月钢铁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明显好转,价格将迎来确定性的上涨机会。
近日,也提出,钢铁消费旺季即将到来,&金九银十&钢铁采购高潮会使采购量维持在高位。同时,目前钢铁库存水平处于低位,旺季的钢铁需求将充分利好业绩弹性较大的钢企。
记者注意到,虽然现在上市公司中报还在披露过程中,但通过已经披露钢铁行业中报或业绩预告来看,钢铁企业业绩得到全面改善。要知道,这种盈利反转改善的个股正是王亚伟过往投资风格中偏好的一种类型。
下半年首次调研同样盯上钢铁股
就在钢铁股风风火火之时,千合资本又现身调研了,这也是其下半年来的首次调研,这次还是钢铁股。
8月3日,*ST华菱迎来了千合资本的调研,同去调研的还包括新华基金(博客,微博)、银河基金、、永城财险、雷钧资本和晓漠投资等。记者了解到,7月6日,公司公告显示,终止收购湖南省金控平台财信投资,转而回归钢铁主业。至于终止原因,公司在公告及之前调研中也予以了说明,简单来说就是:拟置入的金融资产今年已出现亏损,拟置出的钢铁资产业绩已大幅改善。
正如公司所说,根据公司业绩预告,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9亿至10亿元之间,去年同期则亏损9.4亿元。*ST华菱表示,2017年上半年业绩为其自1999年深交所上市以来最好的半年业绩。
另外,在本次调研中,公司谈到,近几年由于无缝钢管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国内多家无缝钢管企业关停倒闭,公司无缝钢管也亏损严重。不过,公司钢管业务今年一季度大幅减亏,二季度单季实现盈利。另外,从周期性来看,相对于长材和板材,钢管会滞后1~2个月,目前公司钢管订单形势向好。因此,公司暂无计划将华菱钢管剥离到华菱集团。
调研与新产品成立时间相近
值得一提的是,千合资本与银河证券合作发行的一只新产品于7月末刚成立。新产品刚成立,千合资本立即将目光又放在了钢铁股上,这是否意味着新产品的建仓会瞄准钢铁股呢?
众所周知,王亚伟投资风格的一大特色是投资重组股、业绩反转股,而*ST华菱完全吻合。虽然在重组上出现了小插曲,但是业绩反转却是实打实。
长江证券在7月末时表示,当前时点值得配置*ST华菱。其认为,随着公司经营管理磨合、资产与产品结构优化等,公司盈利能力已经出现改观并有望继续回归甚至超越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吨钢市值由此存在修复基础。华菱钢铁目前吨钢市值为965元/吨,与行业内对标普钢企业平均吨钢市值1637元/吨相比,差距672元/吨,若公司吨钢市值恢复到对标普钢企业平均水平,则公司估值修复空间高达70%。
我们是好买财富旗下针对高净值投资者创设的微信服务平台
一秒快速查私募净值全产品线高端理财定制独家内参全面披露
立即绑定微信,更多VIP权益等着你!公众号:好买臻财VIP微信号:howbuyvip
预约投资顾问 400-700-9665& 珑璟MO居珑璟公馆是不是烂尾楼啊?
珑璟MO居珑璟公馆是不是烂尾楼啊?
全部2个回答
你好,珑璟MO公馆不是烂尾楼,你想要去看看吗?我公司目前在销售,需要去看看的联系我.
不是的这个楼盘自住投资都是可以的
二年社保或税单。东亭,鸿山,胡埭,马山不限购,可以不提供。
银行利率都上浮了 没有哪家银行不上浮 15%-25%
这个得看合同上签的违约是怎么写的,除了定金之外产生的费用也有违约方来赔
一般2-3个月
看你公积金里面的余额乘10,就是你的贷款金额
待解决问题
Copyright&&&&www.anjuke.com&All Rights Reserved&&&虚拟屏幕大小86”(3M)
LCOS屏尺寸0.39”
透过率>84%
显示技术LCOS
PRODUCT 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虚拟屏幕:
镜片厚度:
接口方式:& & &珑璟公馆已有1794人关注1人意向购买团购QQ群 群)群) 参考均价: 14000元/㎡ 400-818-0066 转 103967& 效果图实景图实景图 参考均价:
元/㎡ !价格说明此为酒店式公寓均价购房团购: 参与团购,独享会员团购优惠。已有1人参与楼盘地址:[]-奉贤区港阳路503弄 开盘时间:已于号开盘 50-60平酒店式公寓请输入11位手机号码,为数字类型!建筑类别:多层 小高层 板楼 主力户型:暂无数据装修情况:精装修 400-818-0066 转 103967& 使用手机扫码拨号扫描到手机X填写真实手机号码,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珑璟公馆】最新价格变动或楼盘动态我已阅读并同意&请输入11位手机号码,为数字类型!日 02:13:18珑璟公馆售楼处称房源已全部售完,后期无加推。 珑璟公馆周边有农工商、联华等商业配套,出行依赖公交,区域内有南邵线、四团2线、邵鹤线等多辆公交动态日 19:36:34珑璟公馆暂无房源在售,网房上已显示暂停销售。珑璟公馆位于奉贤平安镇,现房。动态日 19:22:40珑璟公馆售楼处称房源已全部售完,后期无加推。珑璟公馆周边有农工商、联华等商业配套,出行依赖公交,区域内有南邵线、四团2线、邵鹤线等多辆公交车订阅信息(我们将为您保密个人信息)变价通知优惠通知开盘通知最新动态看房团通知我已阅读并同意&珑璟公馆周边配套地图数据加载中...交通教育医疗银行餐饮周边楼盘附近10个公交站列表数据加载中...公交起终驾车起终珑璟公馆楼盘评论1人评论了该楼盘综合评价45分交通:24环境:53配套:53热心网友优势:小区空气很清新,周围配套齐全,交通也很方便。热评楼盘78000元/㎡93分14条评论价格待定91分14条评论25000元/㎡90.8分13条评论130000元/㎡96.4分13条评论珑璟公馆相册珑璟公馆房价走势 14000元/㎡ 0%↑周边楼盘同价位楼盘14500元/㎡浦东新区14000元/㎡浦东新区14000元/㎡松江区14000元/㎡浦东新区14000元/㎡浦东新区13500元/㎡浦东新区14000元/㎡浦东新区14500元/㎡松江区最近开盘价格待定黄浦区价格待定浦东新区179000元/㎡浦东新区价格待定浦东新区30000元/㎡青浦区价格待定金山区价格待定浦东新区价格待定宝山区人气楼盘排行榜20000元/㎡浦东新区68000元/㎡浦东新区19000元/㎡闵行区36000元/㎡闵行区44000元/㎡闵行区32000元/㎡浦东新区11000元/㎡上海周边价格待定上海周边你可能感兴趣的楼盘1476人关注17000元/㎡2226人关注13000元/㎡14797人关注11000元/㎡11959人关注8600元/㎡16063人关注56000元/㎡推荐楼盘附近楼盘推荐导航商圈周边城市手机版楼盘珑璟公馆*手机号码:您的称呼:我已阅读并同意&×隐藏楼盘对比您浏览过的楼盘(最多对比4个)展开楼盘对比七人团队坚持两年半,AR公司珑璟光电获数百万投资
这是青亭网报道的第1125家创业公司
创业两年半,AR光学模组供应商珑璟光电CEO马国斌,终于拿到了几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按理说,该松一口气,可心还是放不下来。
拿钱了,这很好。至少身为CEO的他,月薪终于不是“0”了。但接下来的问题更多了:目前只有七个人的团队要补充必要的人手、去年底的样品要正式投入量产,新的样品技术升级同步展开……掐指一算,这几百万,每一分钱都好像已经有了归宿。
手里攥着的手机,还是那台用了多年的老伙计,通话时断时续的,还有点杂音,老马却舍不得换。
马国斌对青亭网独家表示,公司接受来自水木资本的数百万元人民币天使轮投资,此前,公司还曾经接受私人种子轮投资100万元。公司估值达数千万以上。
手机还是那个手机,公司的业务却在发生重大变化:从棱镜显示方案开始,到终于研发成功了属于自己的光波导方案,老马今年准备两条线齐头并进,大干一场。目前光波导模组的视场角达到26度,分辨率,厚度2.0毫米,还有40度、的第二代在研发中,预期价格是海外竞品的三分之一。
国内光学供应链厂商匮乏?
老马曾经是深圳长江力伟的联合创始人,这家成立于11年的公司,当年生产着智能、AR眼镜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LCOS屏,也就是图像的显示器。有了这一显示源,才能通过光学方案,把画面叠加到用户的视野里。
在长江力伟期间的2012年,他就发现,LCOS屏需要落地,与产品结合,终究是需要光学系统配合的。但这个靠谱的光学公司,负责长江力伟产业链部分和商务的老马,却一直没能在国内找到。
“供应链厂商最重要是两个时期:一、新技术的起步时期,这方面好的厂商全中国就没几个。二、就是公司足够大的时候,要保证产能。比如说曾接受阿里巴巴、HTC的著名AR光学公司Lumus找的是国内水晶光电,就算供应链上好的厂商,但这样的公司肯定不多。”
供应链的匮乏,可能意味着很大的机遇,此时老马开始有了找光学团队,做产业链的配合的想法。
这件事最终没成。一方面是因为长江力伟当时已经因为内部股权和高层纠纷江河日下、鸡犬不宁,另一方面老马心里也有点嘀咕:显示屏我是怎样都懂的,毕竟搞了十几年了,光学这个事,还真有点心虚。
长江力伟很快在2014年轰然倒塌,但网上关于这家公司近况的询问一直持续到2017年,提到这里,老马的心情不痛快。
有可惜,也有不甘心的驱使。最后,几个老哥们还是决定做点事。包括长江力伟的老同事汪涛、软硬件技术支持毛如春,充分吸收长江力伟权利和责任不明确带来的教训。一共两个光学研发、一个电子研发、一名兼职架构、再加上运营、生产和市场,在长江力伟倒掉的同年十一月份,总共七个人又准备甩开膀子重新干了。
这一次,他们终于瞄准了光学产业链。
珑璟光电的光波导模组有何独到之处?
马国斌的微信名“老马”很容易让人想起“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来,而他自己最自信的,也正是自己看方向看得准:“我不是搞光学技术背景的,如果再看不准未来的路径,那这个事情就很难搞下去了。”
所谓的“路径”,就是马国斌从2012年就认准的光波导方案。当时虽然谷歌眼镜的棱镜方案已经算比较先进,但老马通过亲身走访、查阅大量资料,最终认定,光波导才是未来。
光波导听上去玄乎,但实际上指的就是引导光线在其中传播的介质装置。在AR显示领域,目前最主流的方案就是以色列公司Lumus的方案,其他还有微软HoloLens的全息波导和DigiLens的主动式全息波导。
在老马看来,Lumus的方案代表了最可行的方向:原理是光波序列,采用镀膜工艺。只要模具设计、材料选择的没问题、镀膜控制的好,以现在的工艺,依托国内供应链和设备完全可以完成,而HoloLens等方案离国内可完成距离较远。他并不讳言自己也是参考了Lumus:“我们是在它的基础上做了自己的创新。”
这些创新,是指自己的镜片“外形最小,亮度最高”,一直搞LCOS显示屏的老马在AR波导模组里融入了自己过去的技术经验,加入了自己的照明和显示系统。
另一方面就是价格,Lumus的镜片由于良品率的问题,价格偏贵,大概在1100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7590元)。国内专注AR摩托车头盔的公司REVDO CEO张璁则告诉青亭网,关键在能否量产,而价格下降的关键在国内厂商。
这方面珑璟光电似乎已经有所突破,报价只相当于Lumus的三分之一。2毫米的厚度和Lumus相比差不多,不过在视场角方面,Lumus已经实现了40度、甚至55度的视场角原型。
波导镜片还有一个咽喉在于产量,玻璃冷加工工艺、镀膜的膜系设计,几十层纳米级膜厚的精确控制,层叠斜面棱镜的精确贴合,对平行度的极高要求,这些都导致波导镜片的量产难度极高,因此产量和良率非常关键。马国斌告诉青亭网,公司预计每个月能实现五千到一万台的产能,利润率达到约50%,良品率在60%,而Lumus也“不过如此”。
如何能实现这么高的产量?这是由于珑璟光电在供应链方面的保障,至于供应链厂商是哪几家,“这就是核心机密了。”
张璁认为,如果能实现量产,数据、良品率和价格都能保障的话,则会相当有竞争优势。而马国斌准备先试做一批几百台的样品,今年的出货量预计大概在几千台,预计营收估计一到两千万元人民币。
“一家公司去年在市场推出的AR眼镜销量也就不到1000台吧”
目前,大部分AR眼镜的价格都在1000美金(约合人民币7000元)上下,这显然对其长久的普及非常不利。国内AR眼镜公司亮风台CEO廖春元曾经透露,AR眼镜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就是光学模组。如果能解决这一要害,则对AR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
亮风台采用的是北京耐德佳公司推出的自由曲面光波导,这一方案和Lumus的方案有较大区别:后者成像是用光栅,通过镀膜实现,较为复杂,但体积很小;亮风台采用的方案,是用波导传输光线,呈像还是几何光学,结构简单,但体积不如前者小。
另外一家国内实现光波导的公司,是灵犀微光,公司曾经在2016年下半年,推出厚度约1.7毫米、视场角36度的光栅光波导方案。不过张璁告诉青亭网,这种镜片的关键还是看能否量产。
目前,在市面上不少AR眼镜公司仍然在使用谷歌眼镜的棱镜方案,在这方面著名的供应商包括和联想、歌尔声学建立合作的Kopin、台湾厂商佐臻等。棱镜,也是珑璟光电在成立之初的选择:先干棱镜起家,再过度到波导。
马国斌告诉青亭网,在14年的时候,从光学设计、生产和整个产业链方面,做棱镜都要容易很多。他们的棱镜方案从2014年底开始研发,2015年底正式销售。目前,棱镜的出货大概有一到两千台。由国内AR眼镜创业公司等采购。去年棱镜的营收不过一百多万。
销量少不少?少。老马也承认——“这是目标市场不明确,应用场景不明确导致的。我知道一家公司去年在市场推出的AR眼镜销量也就不到1000台吧”。
他看好的当然还是波导模组,这不仅是因为珑璟光电已经和“国内一线著名消费电子产品厂商”签约,主要是他还签了军工、物流等领域的公司,这让他看到了波导模组超越AR之外的潜力。
“一开始想做的时候也不是AR,2014年前,谁知道AR啊?我们是误打误撞到这个风口上。”老马和青亭网笑称,“那个时候我们觉得显示是和可穿戴相关联的。现在大家是手机,但终究显示是一定要穿在人身上的,这是未来个人电子消费产品的一个趋势。要比AR大得多。”
“所以我们也不会去定义自己到底是不是AR。这让客户自己去想吧。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一个——把自己的波导做好。”
两年半,七个人一个人没走
“融资得太晚了,”一家国内VR领域的公司CEO如此向青亭网评价珑璟光电的融资,“而且融资量有点太小,估值也比较低”。
老马倒是不担心融资得晚,这家公司似乎已经习惯了沉得住气,他说,过去一年一直看到其他公司在外面不断地参会,而他们还是埋头产线上研发自己的光学方案。
“说到底还是看产品、看业绩的。如果说我们自己确实是能够把产品做好了,业绩上来,那估值超过别人,是迟早的一天。”
但他也承认自己融得是有点儿少——除了种子轮的融资,他已经自掏腰包,往里填了200万元以上,给大家的工资也仅仅是能满足基本生活。不过让他欣慰的是,2014年11月是七个人,两年半后的现在,还是七个人,一个人没少。
不是老班子,根本撑不过两年,他说:“早期一起战斗过的,才会有这种凝聚力,中途招进来的人,早散了。”
春天似乎已经不远,老马告诉青亭网,目前企业已经接了一个10万美元的单子,还在陆陆续续有合作方进来。
“总会有办法去解决问题的。说句大话,我从来就没有想过放弃。”
创业两年半,AR光学模组供应商珑璟光电CEO马国斌,终于拿到了几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按理说,该松一口气,可心还是放不下来。
拿钱了,这很好。至少身为CEO的他,月薪终于不是“0”了。但接下来的问题更多了:目前只有七个人的团队要补充必要的人手、去年底的样品要正式投入量产,新的样品技术升级同步展开……掐指一算,这几百万,每一分钱都好像已经有了归宿。
手里攥着的手机,还是那台用了多年的老伙计,通话时断时续的,还有点杂音,老马却舍不得换。
马国斌对青亭网独家表示,公司接受来自水木资本的数百万元人民币天使轮投资,此前,公司还曾经接受私人种子轮投资100万元。公司估值达数千万以上。
手机还是那个手机,公司的业务却在发生重大变化:从棱镜显示方案开始,到终于研发成功了属于自己的光波导方案,老马今年准备两条线齐头并进,大干一场。目前光波导模组的视场角达到26度,分辨率,厚度2.0毫米,还有40度、的第二代在研发中,预期价格是海外竞品的三分之一。
国内光学供应链厂商匮乏?
老马曾经是深圳长江力伟的联合创始人,这家成立于11年的公司,当年生产着智能、AR眼镜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LCOS屏,也就是图像的显示器。有了这一显示源,才能通过光学方案,把画面叠加到用户的视野里。
在长江力伟期间的2012年,他就发现,LCOS屏需要落地,与产品结合,终究是需要光学系统配合的。但这个靠谱的光学公司,负责长江力伟产业链部分和商务的老马,却一直没能在国内找到。
“供应链厂商最重要是两个时期:一、新技术的起步时期,这方面好的厂商全中国就没几个。二、就是公司足够大的时候,要保证产能。比如说曾接受阿里巴巴、HTC的著名AR光学公司Lumus找的是国内水晶光电,就算供应链上好的厂商,但这样的公司肯定不多。”
供应链的匮乏,可能意味着很大的机遇,此时老马开始有了找光学团队,做产业链的配合的想法。
这件事最终没成。一方面是因为长江力伟当时已经因为内部股权和高层纠纷江河日下、鸡犬不宁,另一方面老马心里也有点嘀咕:显示屏我是怎样都懂的,毕竟搞了十几年了,光学这个事,还真有点心虚。
长江力伟很快在2014年轰然倒塌,但网上关于这家公司近况的询问一直持续到2017年,提到这里,老马的心情不痛快。
有可惜,也有不甘心的驱使。最后,几个老哥们还是决定做点事。包括长江力伟的老同事汪涛、软硬件技术支持毛如春,充分吸收长江力伟权利和责任不明确带来的教训。一共两个光学研发、一个电子研发、一名兼职架构、再加上运营、生产和市场,在长江力伟倒掉的同年十一月份,总共七个人又准备甩开膀子重新干了。
这一次,他们终于瞄准了光学产业链。
珑璟光电的光波导模组有何独到之处?
马国斌的微信名“老马”很容易让人想起“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来,而他自己最自信的,也正是自己看方向看得准:“我不是搞光学技术背景的,如果再看不准未来的路径,那这个事情就很难搞下去了。”
所谓的“路径”,就是马国斌从2012年就认准的光波导方案。当时虽然谷歌眼镜的棱镜方案已经算比较先进,但老马通过亲身走访、查阅大量资料,最终认定,光波导才是未来。
光波导听上去玄乎,但实际上指的就是引导光线在其中传播的介质装置。在AR显示领域,目前最主流的方案就是以色列公司Lumus的方案,其他还有微软HoloLens的全息波导和DigiLens的主动式全息波导。
在老马看来,Lumus的方案代表了最可行的方向:原理是光波序列,采用镀膜工艺。只要模具设计、材料选择的没问题、镀膜控制的好,以现在的工艺,依托国内供应链和设备完全可以完成,而HoloLens等方案离国内可完成距离较远。他并不讳言自己也是参考了Lumus:“我们是在它的基础上做了自己的创新。”
这些创新,是指自己的镜片“外形最小,亮度最高”,一直搞LCOS显示屏的老马在AR波导模组里融入了自己过去的技术经验,加入了自己的照明和显示系统。
另一方面就是价格,Lumus的镜片由于良品率的问题,价格偏贵,大概在1100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7590元)。国内专注AR摩托车头盔的公司REVDO CEO张璁则告诉青亭网,关键在能否量产,而价格下降的关键在国内厂商。
这方面珑璟光电似乎已经有所突破,报价只相当于Lumus的三分之一。2毫米的厚度和Lumus相比差不多,不过在视场角方面,Lumus已经实现了40度、甚至55度的视场角原型。
波导镜片还有一个咽喉在于产量,玻璃冷加工工艺、镀膜的膜系设计,几十层纳米级膜厚的精确控制,层叠斜面棱镜的精确贴合,对平行度的极高要求,这些都导致波导镜片的量产难度极高,因此产量和良率非常关键。马国斌告诉青亭网,公司预计每个月能实现五千到一万台的产能,利润率达到约50%,良品率在60%,而Lumus也“不过如此”。
如何能实现这么高的产量?这是由于珑璟光电在供应链方面的保障,至于供应链厂商是哪几家,“这就是核心机密了。”
张璁认为,如果能实现量产,数据、良品率和价格都能保障的话,则会相当有竞争优势。而马国斌准备先试做一批几百台的样品,今年的出货量预计大概在几千台,预计营收估计一到两千万元人民币。
“一家公司去年在市场推出的AR眼镜销量也就不到1000台吧”
目前,大部分AR眼镜的价格都在1000美金(约合人民币7000元)上下,这显然对其长久的普及非常不利。国内AR眼镜公司亮风台CEO廖春元曾经透露,AR眼镜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就是光学模组。如果能解决这一要害,则对AR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
亮风台采用的是北京耐德佳公司推出的自由曲面光波导,这一方案和Lumus的方案有较大区别:后者成像是用光栅,通过镀膜实现,较为复杂,但体积很小;亮风台采用的方案,是用波导传输光线,呈像还是几何光学,结构简单,但体积不如前者小。
另外一家国内实现光波导的公司,是灵犀微光,公司曾经在2016年下半年,推出厚度约1.7毫米、视场角36度的光栅光波导方案。不过张璁告诉青亭网,这种镜片的关键还是看能否量产。
目前,在市面上不少AR眼镜公司仍然在使用谷歌眼镜的棱镜方案,在这方面著名的供应商包括和联想、歌尔声学建立合作的Kopin、台湾厂商佐臻等。棱镜,也是珑璟光电在成立之初的选择:先干棱镜起家,再过度到波导。
马国斌告诉青亭网,在14年的时候,从光学设计、生产和整个产业链方面,做棱镜都要容易很多。他们的棱镜方案从2014年底开始研发,2015年底正式销售。目前,棱镜的出货大概有一到两千台。由国内AR眼镜创业公司等采购。去年棱镜的营收不过一百多万。
销量少不少?少。老马也承认——“这是目标市场不明确,应用场景不明确导致的。我知道一家公司去年在市场推出的AR眼镜销量也就不到1000台吧”。
他看好的当然还是波导模组,这不仅是因为珑璟光电已经和“国内一线著名消费电子产品厂商”签约,主要是他还签了军工、物流等领域的公司,这让他看到了波导模组超越AR之外的潜力。
“一开始想做的时候也不是AR,2014年前,谁知道AR啊?我们是误打误撞到这个风口上。”老马和青亭网笑称,“那个时候我们觉得显示是和可穿戴相关联的。现在大家是手机,但终究显示是一定要穿在人身上的,这是未来个人电子消费产品的一个趋势。要比AR大得多。”
“所以我们也不会去定义自己到底是不是AR。这让客户自己去想吧。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一个——把自己的波导做好。”
两年半,七个人一个人没走
“融资得太晚了,”一家国内VR领域的公司CEO如此向青亭网评价珑璟光电的融资,“而且融资量有点太小,估值也比较低”。
老马倒是不担心融资得晚,这家公司似乎已经习惯了沉得住气,他说,过去一年一直看到其他公司在外面不断地参会,而他们还是埋头产线上研发自己的光学方案。
“说到底还是看产品、看业绩的。如果说我们自己确实是能够把产品做好了,业绩上来,那估值超过别人,是迟早的一天。”
但他也承认自己融得是有点儿少——除了种子轮的融资,他已经自掏腰包,往里填了200万元以上,给大家的工资也仅仅是能满足基本生活。不过让他欣慰的是,2014年11月是七个人,两年半后的现在,还是七个人,一个人没少。
不是老班子,根本撑不过两年,他说:“早期一起战斗过的,才会有这种凝聚力,中途招进来的人,早散了。”
春天似乎已经不远,老马告诉青亭网,目前企业已经接了一个10万美元的单子,还在陆陆续续有合作方进来。
“总会有办法去解决问题的。说句大话,我从来就没有想过放弃。”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青亭网(7tin.cn)深度报道VR/AR、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前沿科技。
青亭网(7tin.cn)深度报道VR/AR、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前沿科技。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茶油上市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