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凉皮店选址,是不是选址特别重要?

长安的历史沿革及风情风貌
10:42&&&30436人阅读&&53人回复&&
人气282 点
阅读权限50
银两6776 点
帖子积分听众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11:20:51 |
水上蓬莱少陵原
  唐玄宗开元年间,从少陵原南端的大义谷(今大峪谷)开黄渠引水上原,经鲍陂调蓄,曲折北流,绕过蓬莱山,注入曲江。这样,东有浐水,西有潏水,加之隋文帝时代挖掘的龙首渠、清明渠和永安渠,少陵原上下便形成一个立体的水网体系。水景波光,使少陵原这座从汉武时期营造起来的上林苑灿若水上仙山。诗仙李白慨而歌之:“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杜陵绝句》)
  浐水和潏水在少陵原东西两川绘就的水乡风光,历来为人称奇。浐水河宽流缓,似一条白练,坦荡如铲,故有“素浐”的昵称。如“素浐宸游龙骑来”(宋之问),“登高素浐原”(杜甫)。这里平畴沃野,桑陌纵横,浐水西岸的高阜上有迎春阁,是每年皇帝带领朝中重臣迎祀春神的地方。少陵原西南方的樊川,由水冲击而成。这里本是舞阳侯樊哙的封邑,汉武帝时期,划进上林苑,广置离宫别馆,巡猎游观,止宿其中,故又名“御宿川”。潏水从大峪谷出来,汇集小峪谷、太乙谷等诸谷之水,在神禾原和少陵原之间迤逦北流,遇鸿固原折而西北,身后留下的这块盆地平原,土地肥美(土德曰厚),面积宽广,所以樊川也称“厚宽川”。所谓鸿固原,就是现在的韦曲北原。西起杜城,东到秦二世宫(墓),一溜儿埋葬着秦国先王的十几位皇子和皇子妃。这里“松柏森蔚,华表翁仲,数十里相望焉。”(《赵山函记》)坡下,潏水一路北来,遇原坡转而西去,到申店渡口(今申店,明万历年间始造桥)才归流西北。潏水在今长安区政府一带汇集成天然水泊,名“皇子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潏水“上承皇子陂于樊川……西北经下杜城,即杜伯国也。”潏水在樊川不但灌溉着万亩稻田,还汇集成许多天然池沼,古人谓之“陂”,另有人工开凿的池塘附丽其间,陂塘相连,水明如镜,一派江南景致。除皇子陂外,潏河樊川段还有杨柳渚、南塘、丰润陂、雁鹜陂、洛女陂、九曲池(杜牧凿,在朱坡下)、勋荫陂(在牛头寺西)等,其中皇子陂水势最大,水面最阔。久居少陵的诗圣杜甫老年漂泊荆楚,时时怀恋故土,有“秋水忆皇陂”(《偶题》)之句,可见思念殊深。皇陂(即皇子陂)的景观到底如何?晚唐诗人罗隐有诗以记之:“皇陂潋滟深复深,陂西下马聊登临。垂杨风轻弄翠带,鲤鱼日暖跳黄金。”
  如诗如画的美景,人们以为老天已近不公,有所偏爱。备受韩愈推崇,登科后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名句流传京师的诗人孟郊,面对川原旖旎风光,感慨万端:“见此原野秀,始知造化偏。”(《终南山下作》)不惟如此,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丰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成史诗和传奇,渗透在每一寸土地。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少陵原东西两川分别开掘三条水道,向新都大兴城引水。东川龙首渠,又名浐水渠,在少陵原东侧,依山傍水引浐北上,过长乐坡直达皇宫。西川清明渠和永安渠,分别在潏河中游的申店和香积寺开沟凿渠,勾通沣氵高二水以增大潏水水量,北上折而入城,并且和定昆池、昆明池、氵高池、氵彪池连成一气,以通漕运。唐代对这三条水道进行过多次疏浚改造,为城内百万人口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并漕运物资。为了管好用好来水,京兆府设立河渠署、都水监,“凡京畿诸水,因灌溉盗费者有禁,水入内之余,则均王公百官。”(《旧唐书?五行志》)这些水道穿城而过,流经诸多坊间,西市、东市、荐福寺(小雁塔)东街均有池塘以停泊船只,渠水最终交汇于皇宫的龙首池、太液池、鱼藻池和许多个海地。兴庆宫龙池引水后,水面“弥亘数顷,常有云气”。人们将这些渠道称为“御沟”,将渠水叫做“皇都水”、“宫前水”、“内水”(流入内苑之水),爱恋之情甚切。
  由于在少陵原开黄渠引水以注曲江,才使水面大增,成为京中第一胜景,演绎出千古华章。关于黄渠,除了《唐书》有记,宋人张礼还对黄渠故道作了详尽考察,其书《游城南?注》写道:“黄渠水出义谷,北上少陵原,西北流经三像寺(旧址在鸣犊镇)。鲍陂(今鲍北村,为一凹地)之东北今有亭子头,故巡渠亭子也。北流入鲍陂。鲍陂,隋改曰杜陂,以其杜陵也。自鲍陂西北流经蓬莱山,注之曲江。”关于蓬莱山,已无迹可考,据当地村民说,可能在鸿固岸(三兆村和杜陵之间的沟壑)。上世纪七十年代平整土地,沟岸有青石台阶,估计是古代人工园林遗迹。张礼还考证记载:黄渠的水,以支渠引流到原上的村村寨寨,民始得以甘饮。曲江的余水,一支西流经杏园,到慈恩寺(大雁塔);另一支过北池头村,直到铁炉庙。《咸宁县志》说:慈恩寺“南临黄渠水,竹森邃,为京都之最。”其遇仙桥,据《通志》载: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9年),总制鄂海对其予以重修。
  引水上原使少陵原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美化,诗人杜牧老来落叶归根,有赋赞其秋景:“予之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崖曲泉深,地平木老。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衰草。”古人云:水为五行之始,万物之所由生。今天,开发少陵原,以水为脉,创造一个原上生态水景奇观,是不可或缺的吧!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人气6714 点
阅读权限70
银两14743 点
帖子积分听众
谏议大夫, 积分 111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0 积分
谏议大夫, 积分 111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0 积分
11:21:30 |
长安此细柳非细柳营之细柳吧!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人气282 点
阅读权限50
银两6776 点
帖子积分听众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11:21:46 |
杜公祠前忆沧桑
  我这个人容易跟着感觉走,不知道什么原因,一闭眼便感觉到古城之南从大雁塔到少陵原畔的土地一直是古木苍苍,绿树粉墙,梵音嘹亮,浅吟低唱。人皆慈眉善目,水皆清澈透亮。仔细考究其原因,大概是我对这块地方的风光多了些道听途说及听信了历代文人对这个地方的描绘,其中就有杜甫的描绘,因之多了些想像。
  不管怎么说,感觉让我一次又一次到少陵原畔去寻觅。寻觅那樊川八寺,寻觅那杜陵故事,寻觅那里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韵。
  第一次去少陵原畔是寻觅杜公祠,记忆中我找到它时大失所望。登临祠堂的台阶尘封着,似乎从没有人走过;台阶旁的砖砌护栏残缺着,看上去残缺已久而且在扩大着残缺。到祠门口,那大门油漆斑驳,一把锈锁挂在门上,但并没有落锁。虚掩着的门一推就开,扣门无声后我便径直进门。进门后果然空无一人。地面落叶不扫,两廊柱裂础残,碑石倒卧着似被打倒在地再踏上无数只脚的阶级敌人。好容易看到一座无门的窑洞,窑洞门顶几乎坍塌。进洞去,见昏暗的光线下杜甫像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洞四壁彩绘剥落,蛛网散布。老人家落寞地打坐着,面含悲凄,寂然无语,使人想起《三吏三别》及《兵车行》,又想起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车马尘”的窘况及在战乱中的流离失所的痛苦。
  痛苦是痛苦,因为痛苦才使他留给后人那么多的诗。使“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连三岁孩子都耳熟能详。因之便使“诗圣”的名字留芳千古,并在他曾经“吞声哭”的地方留下这安妥灵魂的祠堂。
  祠堂的衰微景象说明他被冷落,岂止冷落!这次我拜谒他时他正遭受批判。而引经据典批得他体无完肤的居然是当代的大文豪郭沫若先生。郭先生的一本《李白与杜甫》,不仅不看他有“三年饥走荒山道”及“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的经历,而且根据“卷我屋上三重茅”认定他的阶级成份应是地主。为什么是地主?因为据郭老在《李白与杜甫》中考证,唐朝时穷人屋上只有一重茅,两重茅就是小康了,三重茅只有地主家才会有。可怜见,在大革文化命的年代,郭老这惟一的著作竟是大批判文章,再就是“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当代大文豪批判一千多年前的诗圣,不知动机何在?姑且认定为文人相残吧!文革中发展到古今文人相残,也算是旷古奇闻了。而此际我面对杜甫像,心想长安毕竟是藏龙卧虎之地,文脉传承之乡,杜公祠虽然寂寥,但还使此老留下泥塑真身,长安人真是古风犹存,竟没有赶潮而“砸烂”。
  三年前我又一次去,那感觉就大异于前。可能是因为拨乱反正他已被平反昭雪的缘故,他又重新做人了。同样是拾级而上,同样是推门而入。但这次进门,感觉先是一新。门楣已经修整,坐像已经粉过,老杜的面色似吃了饱饭,不再“满面灰尘烟火色”。坐像前的香炉里有袅袅信香,展柜中有《杜甫诗注》。院子里的花草也呈现出生机,两廊有椅可靠,椅上几人,默对祠堂做沉思状,还有人在抄录墙上的杜诗。整个院子里的环境显得肃穆静雅,想杜老一定还看见在他的居所旁居然有几对情人在墙角呢喃,而树上的雀儿也在呢喃。
  杜公祠里有一棵在别处不多见的痒痒树,树影婆娑。此树有些年头了,可多年前我去时居然没有看到它,大概是心绪不好的原因吧!这次,我动那棵痒痒树,它似通人性,我一靠近它就轻摇慢点,似向我倾诉心曲。这时,天上落起雨来,仿佛要挽留我多呆一会儿。我真是多呆了一会儿,默背了他的《羌村三首》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中学课文中曾背诵过的。待雨驻天晴,我仍循台阶而下,路面虽有点泥泞,但我的感觉和上次迥然不同。尤其是看到杜公祠周围日新月异的变化,更使我精神振奋,想这块风水宝地毕竟是风水宝地,沧桑变化中虽有变得不堪的时刻,但大潮流总是越变越好。
  每次去,我都向“杜陵叟”鞠躬致礼,心中有小时候面对佛祖般的虔诚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人气282 点
阅读权限50
银两6776 点
帖子积分听众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11:22:43 |
柳氏后人呼吁西安建立柳宗元纪念设施
日、8日、9日,北京东方文化馆副秘书长,河东柳氏文化研究会负责人,著名谱牒文化研究专家,河东柳氏后人柳哲先生应邀到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和杜陵镇寻找柳宗元的故居和陵墓,呼吁陕西和西安市有关部门应该尊重历史,尽快恢复柳宗元的陵墓,在其故居或墓园建立柳宗元的相关纪念设施,以纪念出生西安并卒葬西安的世界级的文化名人柳宗元。以下是柳哲先生与华商报记者刘俊锋的对话记录。&/P&
1、为什么要修墓葬柳氏后人柳哲:我是浙江省金华人,现为北京东方文化馆副秘书长,河东柳氏文化研究会负责人,近年专门从事家谱文化的研究与策划活动。我从小对家族文化非常热爱,从17、18岁开始收集柳氏家谱,在近20年中,收集的柳氏家谱有30余种,柳下惠、柳宗元、柳公权、柳永等柳氏名人的家史有特别的研究,。发现,柳宗元在广西柳州有柳侯祠、衣冠冢,湖南永州有柳子庙,和柳宗元纪念馆。柳宗元的远籍地山西永济,近年又投资上千万元建立了柳园,塑造了柳宗元像。
& &&&西安作为柳宗元的出生地,生长地,中举地,卒葬地的西安,至今没有任何柳宗元的纪念设施,他的故居和墓地已不存在。其他的贬谪地和远籍地都这么重视柳宗元的纪念与研究,说明柳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西安作为一个文化古都,不该忘却这位文化巨人
2,你怎么知道柳的墓葬在西安对于这个问题,我是从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为柳宗元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上得知,柳死后,葬在西安。(见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歸葬萬年先人墓側 )后来,我们还在不少的柳氏宗谱中也发现了这样的记载。从《陕西省志》、《西安府志》等史书中也明确记载了柳宗元葬于西安
3、曾经寻过根吗?
& &&&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家谱,发现了柳氏的鼻祖柳下惠,从南宋初从山西迁到浙江,家谱中说,柳宗人才最多时在唐朝,我想也应该包括柳宗元和柳公权。只为我们的家谱只记载了27代,以上谱系失传,成了我们柳氏后人的最大遗憾,为此,我在2000年后,先后到过山西运城、陕西铜川、西安、安康等地,寻找祖先的家谱和柳氏族人。去年5月,我和浙江、山西等地的4位柳氏宗亲,专程来到西安寻找柳宗元的墓地和故居,据初步的调查和考证,已基本确定柳宗元故居在长安区斗门镇,但柳宗元墓地在长安区杜陵镇,但具体位置还要进一步调查考证
& &&&4考证中,有什么发现吗据我新发现的柳宗元亲自参与编修的安徽岳西《河东柳氏宗谱》考证,柳宗元系柳下惠的40代孙,柳公权是41代孙,柳永是45代孙。去年,在长安区发现了两处柳氏后裔聚居地。该地的柳振藩、柳社瑞等柳氏后人也正在为先祖呼吁重修柳宗元墓地和故居;
& &&&安徽岳西《河东柳氏宗谱》曾说到安徽柳氏族人修家谱时曾与关中柳氏(今西安、渭南等地)合修家谱,不独有柳宗元写的《谱牒论》,还有柳公权的侄孙柳玭、柳公权5世孙柳开写的序文,可见安徽岳西《河东柳氏宗谱》就是西安柳宗元、柳公权家族所流传的千年家谱,文史价值极高,值得重视
5长安区曾有过柳宗元的墓园和故居吗?当时什么规格?&/P&
&lt&& & 有韩愈的亲手写的《墓志铬》,在古代,一般平民墓葬不可能有当时的名人撰写墓志铭。当时裴行立等人也是当时历史上的重要官员,要是柳宗元的墓只是平民墓葬,有可能得到捐资&/P&
6你这次为什么又要赶到这里?&/P&
& && &昨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寻找柳宗元墓地的柳氏后人柳哲先生,据他讲,他再次来西安寻找柳宗元墓地和故居并考察选址,除了缅怀先祖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柳氏后人的努力,使更多的柳氏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保护和开发这一特殊的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
& && &通过考察寻访,他们终于在长安区少陵塬之北往杜曲去的朱坡和西杨万中间地带(杜陵镇)找到了墓址,但令人遗憾的是,墓址周围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没有任何标志。对于柳宗元在长安的故居,柳哲先生也肯定地表示是在长安区斗门镇东边(古时称昆明池畔相府、现为斗门镇政府所在地)。&/P&
& &&&\&祖先一生清贫,去世时穷困潦倒,后在好友裴行立等捐资下,才将棺木运回长安并葬在了少陵塬祖墓侧,现在能找见地方却看不到墓园,使我深感愧对列祖,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柳宗元先祖的墓园一定会得到恢复。\& 7、除了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柳氏后人\&有这样的想法?&/P&
& &&&我在研究全国的柳氏家谱中,发现了江苏江阴和浙江青田两支柳宗元直系后裔聚居地。该地的柳宗元直系后裔柳英女、柳光南、柳锡仁、柳宝华、柳鹏越等也特别委托我来西安前期考察,为柳氏后人与社会各界修复柳宗元墓地作准备。&/P&
& &&&8、你想怎样才能重建柳宗元墓?&/P&
& &&&首先靠政府政策上支持和柳宗元故里的乡亲的支持,动员海内外的数百万的柳氏后人以不同表形式的支持。我去年和今年已先后两次与长安区有关部门联系后,得知他们也非常重视柳宗元这一文化名人的墓园,曾先后寄去当地开发的规划材料,邀请柳氏后人回故里参与柳宗元墓和故居的建设。&/P&
&lt&& & 9、 个家族都有他们的先祖,要是都象你们,是不是每个姓氏都要修建墓园?有没有商业目的?是不是通过媒体进行炒作?&/P&
&lt&& & 我觉得每个家族要是有重要影响的名人,作为后人,有必要对自己祖先的故居或墓园进行保护。&/P&
10、你有没有在柳氏家谱中发现柳宗元的什么珍贵资料?&/P&
& & 安徽岳西《河东柳氏宗谱》首次发现了柳宗元写的《谱牒论》,该文写于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春三月,系柳宗元贬谪永州、柳州之前。柳哲说,他查遍柳宗元各种文集,未发现收入该文,系柳宗元的佚文。这对于研究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以及思想等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根据对文理、年代、内容等方面的考证,笔者以为该文为柳宗元所写无疑。&/P&
&& &柳哲认为柳宗元在文中阐述了编修家谱重要性\&余今述先人珍惜,使后世知护爱,故谨续其由于帙后,无复湮掷\&,而且对柳氏的渊源作了说明:\&拭观吾谱,由周得姓,至秦得郡,暨宋齐梁陈周魏隋唐,历朝显仕如云,绅衿接踵\&,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到了他编修《万姓录》的事实:\&&&余另删《万姓录》,正名敦本,使万姓名副其实,士卒至位,蒙耻越称苗裔,衰薄无显其亲,皆不浮誉矣。\&&/P&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人气282 点
阅读权限50
银两6776 点
帖子积分听众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11:23:24 |
杜甫在少陵原的日子
  公元746年,杜甫在和李白分手之后,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来到了政治中心长安。他选择了风景幽美的少陵原下作为住处,一住就是10年;从此,他便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其实,此时他只有34岁,根本谈不上“老”。
  杜甫到长安是为了谋官,说起来还算运气不错,他到长安的第二年,唐玄宗就下诏开科选仕,他和诗人元结都报了名,但这场考试在李林甫把持下,以“野无遗贤”为借口,“遂无一人及第”。经历了这场骗局,杜甫清楚地看到了权奸专横的社会:“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心。”(《奉赠鲜于京兆》)。应试不成,杜甫便从另一途径求官,以便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这个途径便是以诗向达官贵人们“干谒”,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以诗自荐。于是,他写了许多长篇排律,如《奉赠鲜于京兆》《奉赠韦左丞丈》《赠翰林张学士》等。然而,诸如鲜于仲通、韦济、张学士之流,却没有一人能正视他的那些廉价的颂歌,入仕的愿望又成了泡影。但他实现抱负的决心并没有动摇,依然相信“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在到处碰壁的状况下,他使出了最后一招———直接向皇帝自荐。天宝十年(751年),他献上了《三大礼赋》,玄宗阅后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杜甫的自荐终于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当时感到非常荣幸。然而,谁知道这只是一场只有雷声而毫无雨点的空喜。杜甫空等了三年之后,仍然不死心,又在天宝十三年(754年)奉献了《封西岳赋》《雕赋》。在这些诗里,他把自己写得非常凄惨,再三要求皇帝加以哀怜,否则就会转死沟壑。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到长安快10年的时候,终于被任为河西县尉,他嫌职位太小而没有就任,后被改任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也是一个看守兵器、管理门禁的小官,但这次他不能不去就任。他在《官定后戏赠》中写道:“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可是,他到了率府之后,同样感到还要“衔泥附炎热”,实际上也是难以逍遥的。从此,他开始产生了对仕途的厌恶情绪,写下了“岂可久在王侯间”(《去矣行》)的诗句,以至于想到蓝田山去做隐士。杜甫初到长安时,生活还是比较优越的。后来在求仕的过程中因为屡次失利,生活也日渐困顿起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饥卧动即向一旬,蔽衣何啻联百结。”(《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这便是他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政治上的失意,经济上的贫困,使杜甫开始正视现实了。他切切实实地看到了统治阶级的腐朽、黑暗以及人民生活的痛苦。从这种鲜明的对照中,他清楚地看到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经济的严重危机。他写道:“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衣,向许宁论两相值。”(《秋雨叹》)这时候的杜甫不仅关注人民的痛苦,也感到社会的不平。作为文人,他以切身的体会,写下了“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醉时歌》)等诗句。安史之乱的前夕,杜甫由长安到奉先的故里去的路上,经过骊山时听到唐明皇与杨贵妃放纵淫乐的歌舞声,极为愤慨,深刻地认识到唐代严重的剥削和深重的阶级矛盾,因而写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光辉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成为他思想发展的重要标志。从此,他开始真正走向了人民,自觉地为解除人民的痛苦生活而创作了。
  杜甫在长安的10年,是他政治上失落的10年,是他经济上困顿的10年,也是他创作上成熟的10年。在此之前,虽然历过长期的漫游,但在创作上还只是一个准备阶段,所写诗大都是一些流连风景、游宴酬唱之类,很少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内容。而到了长安之后,由于在生活上、思想上接近了人民,他的创作已经走上了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从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兵车行》《出塞》《丽人行》《秋雨叹》《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诗来看,说在长安少陵原的10年造就了伟大的诗人杜甫,应该是剀切中理的。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人气282 点
阅读权限50
银两6776 点
帖子积分听众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11:41:38 |
鸣犊镇与瘟神庙
鸣犊镇位于浐河之西岸,苦谷(今库峪)、汤峪谷出口处,库峪河、汤峪河二水汇集于东北以成浐河,西北流向古城西安,距古城沿浐河逆上约二十多公里。东望白鹿、风凉二原,西背靠少陵原,南仰秦岭翠峰,北眺近览浐河古川(又称嘉川)远及古城晚霞,四时景色闲美。今西安市长安区鸣犊镇政府所在地,南接引镇,东连魏寨、炮里,西上少陵原,北达古城西安。鸣犊镇地理位置重要,交通发达,物产众多,历来为浐河川物资及城乡山货的集散基地,山水宜人,其历史悠久,人文渊远,上可追朔远古,历经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以至民国,代有佳话传颂。
& & 关于鸣犊镇的历史,上可追溯新石器时期,其东向约一公里的咀头遗址及南向约一公里沈家村遗址。站在鸣犊镇东望风凉原(当地又名八里原)首下,当地人们称为有名的“牙道”遗迹,由于土层下古河床河石遗迹,在阳光照射下发光,形成一圈犹如龙牙状故称“牙道”,极为引人观赏。西周初封卿士采邑于其境内古缑国(故址,今鸣犊镇侯坪村)。其东南约二公里河对岸有秦时狗家堡遗址,后为苟家滩(《陕西省长安县地名志》)。汉武帝时,有鸣犊泉(元《类编长安志》)。隋时,葬上柱国弘义公皇甫诞,于鸣犊镇西少陵原下,古冢至今犹存(《唐书》)。唐时,诸帝常狩猎于鸣犊之西原。宋时张礼等明确记载;鸣犊泉及鸣犊镇位置,由此可知鸣犊镇的形成约在唐、宋之间(宋《游城南记》、《元丰九域志》,《金史--地理志》)。宋、金交战之际,九纹龙史进在鸣犊镇遇难(《长安史迹纪略》)。元时,曾在鸣犊镇设巡检使。明代,为鸣犊里。清时,有鸣犊镇孝义厅(清《咸宁县志》)。鸣犊镇为清至民国时长安八大镇之一,建国后为鸣犊乡,几经易名,至今仍名鸣犊镇。
& & 鸣犊镇一名的来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鸣犊”一词见于古籍最早的是在《春秋左传》有;“子临河,闻晋杀士鸣犊而返”(孔子西行到黄河边,听到晋国杀名士鸣犊,结果再不向西,就地返回东归)。据此可知;春秋时有名士鸣犊,是否与此地有关?未见有载,不敢妄断。汉武时,此地有鸣犊泉(元《类编长安志》)。宋时,张礼在《游城南记》中载;浐水之西岸,其地有泉,旧传有犊跑鸣,而泉水出,今谓之鸣犊镇。《西安市地理志》、《西安通览---鸣犊镇》载;鸣犊西有鸣犊泉,因地处浐河断层边缘 ,隔若干年发生一次地啸,地啸时泉水复流出,日久泉枯无水,当地老人多次听到过地啸时有老牛呼犊之声,故名鸣犊。在当地又传说;古代有一牛犊掉入泉中,母牛悲鸣不止,数日后,牛犊从泉中复出故称鸣犊。
& & 鸣犊镇的历史故迹最令人们称道的莫过;隋皇甫诞墓及墓碑,明时所修瘟神庙。
& & 皇甫诞墓,在鸣犊镇西约一公里,鸣犊镇查家坡村前。背依少陵原,前览浐河川。站在古冢上,白鹿原、风凉原、少陵原,远山近水,四时美景尽收眼底。
& & 史载;皇甫诞,字玄虑,周隋时期安定郡乌氏县人(今甘肃省平凉市人)。在隋朝建立后任兵部侍郎。数年后,出任鲁州长史,后又升任治书御史,隋文帝任命皇甫诞为河南道大使,前往中原安揖流民,政绩显著,被提升为大理少卿。后来,隋文帝认为;皇甫诞正直清廉,颇负名望,任命他为并州总管司马,协助汉王杨谅治理并州,汉王对他十分器重,凡州务要事,都要听取他的意见。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即位,杨谅叛乱遇害,时年五十一岁。隋炀帝感其忠勇,追赠上柱国,封为弘义公。 唐武德年间,其子滑国公皇甫无逸为其父亲刊勒石碑,以示纪念,并请当时大作家于志宁撰文,大书法家欧阳询书丹,&皇甫诞碑&笔法挺拔有力,秀丽妍润,显得清劲绰约,格局峻峭,令观者叹微观止。此碑现存西安碑林。
& & 瘟神庙在鸣犊镇老街西,瘟神庙的修建时间,从瘟神庙内现有碑文;“瘟神庙位于西安城南五十里少陵原脚下,浐河西岸鸣犊镇中,风雨五百年,历尽沧桑”。从记载内容可见约在明代中期,由于明代时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对道家、佛家的各自推崇,使得许多庙宇形成佛道并居的局面,瘟神庙后来又名法音寺。瘟神庙历经风雨,几经盛衰,如今其建筑从南至北东侧依次为山门口古戏楼,瘟神殿,佛母殿。西侧为客房,菩萨殿,禅房,灶房等。城隍殿及阎君殿正北居中。院中有一九八九年和一九九六年所立碑石两块,分别记载着瘟神庙的历史变迁。
& & 瘟神庙的古戏楼坐南面北,虽年代久远,但颇为壮观,南面书有“城隍庙”几字,尤其南面的“金蝉戏水”令人们称赞不已。戏楼的两个圆窗子构成金蝉的一双眼睛,戏楼两边的卷棚是金蝉的翅膀,中间地面上有一清潭流水形成金蝉的嘴,中间的殿宇是金蝉的腹部。这一景观远远望去使人叫绝。戏搂前边格子上犹存有“东关”“西江”字样,戏楼中间挂有“法音寺”的大匾。
& & 菩萨殿,分别塑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送子菩萨、四大菩萨。佛母殿中有准提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城隍殿中有城隍塑像及判官小鬼等,另外两边明柱上各盘有巨龙,使人望而生畏,战兢不已。阎君殿坐有十殿阎君,面目各异,仰之使人森然。
& & 瘟神殿及前面的“二十四根不挨墙”的明柱建筑已非故迹,瘟神殿的门额上悬挂有民国二十四年大匾一块,书有;“有求必应”四字。相传民国年间“虎列拉”瘟疫之灾,古城内外,死人无计,但凡是到此间求瘟神保佑者,均可平安无恙,一时之间,古城内外,更甚者数百里外的善男信女,到此诚心礼拜者络绎不绝,使得瘟神庙名声大震,远扬异乡。加之瘟神殿前的“二十四根不挨墙”的明柱建筑,更引人观赏赞叹叫绝。瘟神殿正中供有瘟神吕岳,两边分别是东、西、南、北四方行瘟使者。墙壁上彩绘有牛头,马面,判官,小鬼等,进入殿中顿感阴森,使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 &&&关于瘟神吕岳,在明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也称《封神榜》)中,记述道;吕岳为三只眼,面如蓝靛,赤发燎牙,为九龙岛声名山练气士,受申公豹之请,辅助商伐周,第一次出山失败后,又回山修练瘟蝗伞。第二次出山在穿云关摆瘟蝗阵,阻止周兵东进,后被杨任用烈焰扇所焚。在姜子牙封神时,被封为瘟蝗昊天大帝之职,人们称为瘟神。历代以来为人们祭祀不绝。
& & 每年的古历三月初九日,鸣犊镇瘟神庙的古会,当此之季,天清气朗,麦野绿浪,菜花谢黄,杨柳飞絮,桐花尽芳,槐溢清香,清流低唱,城乡山货会集于此,城里乡下,在外游子,云集此间,人们聚亲会友,购置忙农用具,体验农家生活。此时的鸣犊镇上,人如潮,车如流,交通为之堵塞,瘟神庙内外更是人声鼎沸,善男信女不绝于道,祈福颂经以求平安降吉,往日寂静的古镇,顿现热闹异常,引得人们乐而不归。热闹的盛况,令人们在平日也津津乐道。
& & 随着西康铁路,韦鸣新路,纬鸣路,半引新路,相继的建成通车,使得鸣犊镇的交通大为改观,往日寂静的古镇,犹如一头步伐稳健,不畏艰险的初生牛犊,逐渐的乘上新时代的信息快车,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变化着面貌,欢迎每位造访者的到来。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人气282 点
阅读权限50
银两6776 点
帖子积分听众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11:42:39 |
樊川览胜千古文明沉积地
记者 解维汉
  樊川是长安城南郊著名风景区,汉高祖刘邦曾将这条川道封为武将樊哙的食邑,樊川由此得名,据传今樊川即当年樊哙花园遗址。唐代此地寺院众多,名居荟萃,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千余年过去,这块“风水宝地”仍繁盛吗?日,奥运祥云火炬在西安传递的当天,记者走进樊川实地采风,一处处零距离拥抱历史遗存,记录下二十一世纪初樊川胜迹的现在进行时,让关心的人们了解其最新生存状态。
  樊川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与神禾原之间,西北起于韦曲镇塔坡,东南止于终南山北麓王莽乡江村,是一处长约15公里的平川,系纵贯其间的潏河长期冲刷、下切、淤积而成的一道冲积平原。这里土肥水美,交通方便,是富庶的粮食产区。汉武帝曾来此游览止宿。其间文物古迹比比皆是,成为镶嵌在这条闪光丝带上的颗颗珠玑。
  名刹:樊川八寺今何在
  隋唐期间,僧侣云集樊川,牛头、华严、兴国、兴教、云栖、禅经、洪福、观音等“樊川八大寺”最为繁盛。
  兴教寺里十分清静,仅有几名游客在寺中徜徉。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原葬于西安白鹿原的玄奘遗骨迁葬于此,并修寺建塔,寺被命名为“大唐护国兴教寺”,为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多年后重访兴教寺,感觉有两处不同:一是新修了大遍觉堂供奉玄奘法师,二是玄奘塔身围起了黄色的警戒条,提醒游人谨慎靠近。走进法堂请教监院宽池法师,他说:这次地震对慈恩塔院有影响,圆测塔的塔顶震掉了,玄奘塔的塔刹也有一半被震掉了,塔身还出现4厘米的裂纹,所幸窥基塔完好无损。文物管理部门一个月前就来看过了,当时就开始拉警戒条,据说要加固维修。大雄宝殿、法堂墙体也出现了裂纹,亟待修葺。地震后,寺里举行了四天有300人参加的祈福法会悼念亡者。兴教寺在国内外名气很大,玄奘弟子圆测是韩国人,卢泰愚、全斗焕任韩国总统时都来过兴教寺,日本法相宗很盛,有窥基纪念堂,2007年兴教寺还与韩国法相寺结为友好寺庙。法相宗教义很深,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近代学法相宗的学者有康有为、梁启超,均为有学识、有涵养的饱学之士。
  虽说现在兴教寺比不上民国时期的三十亩规模,但唐遗风貌基本保持完整。记者问起几年前那场影响很大的玄奘遗骸流落之争,宽池法师说,历史记载玄奘就葬在兴教寺,玄奘塔也一直没有被破坏过,因此不可能迁葬他处,即使着眼于旅游开发,同样应该尊重历史,尊重圣贤。
  找兴国寺可是费大神了。早就听说西安美院校区在兴国寺旧址,后来搬迁回西安城区,这里就成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了。听路边饭馆老板娘说,沿着学校围墙外的西杨万小吃街一直上去就到兴国寺了,但当我费神上到少陵原上的大宅胜坊村一片空旷的操场,俯身向川底瞭望时,连兴国寺的影子也没瞧见,但看到樊川道上一望无际的壮丽景色,也算一份意外收获。无奈返回原下,走进技术学院,顺学林路上行,在旅游系教学楼前终于看到挺拔而立的两棵高大古柏,左边一棵树身约三四抱有余,根深叶茂;右边一棵的树身早被雷电劈去半片,枝叶依旧婆娑。旁边的展牌注明,据古籍记载推算树龄,当为唐柏,已有1400余岁。两棵古柏所在的位置是在兴国寺山门前,复沿路往后行300余米,就看到了残梁断柱殿宇的一片狼藉遗址。路过这里的学院保卫处张富忠介绍,三年多前这里尚存清代三间正殿,东西各三间廊房,虽破旧但基本保存完整。2006年10月一场大雨长久浸泡后,三间大殿和西边三间廊房彻底垮塌,东边廊房只剩下木质屋架。他曾在殿宇后面的几孔窑洞里看到过泥塑佛像,现在也不知道成什么样子了。往外走时,才留意到校园环境很美,凉亭、砖塔、“卢沟桥”、白石坡阶,林荫草坪上坐着不少看书休憩的莘莘学子,真是一处世外仙境!
  去华严寺也很费周折,看着双塔就在原上,却无路可达,“可望而不可及”,顺着大路走去竟翻上原顶,绕了一个大弓背,才从另一侧下到塔旁。其时天正落雨,一群盖房的农民正在锯木运料,忙得热火朝天。我在雨中绕着塔身转了两圈,东边的一座是华严初祖杜顺和尚塔,四面七层,高约13米,第三层石刻有“无垢净光宝塔”六字。西边的一座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塔,六面五层,高7米。塔东有僧寮10间,还有一座简陋的毗卢殿,里边供奉着华严三圣,系卢遮那佛和左文殊菩萨右普贤菩萨,还有18罗汉。得知华严寺住持时为宽昌,问时却不在,一位穿青色袈裟的老僧坐在毗卢殿门口,他告诉我,前几年西边的小塔维修时曾向上移了十几米,离大塔更近了。这次地震对双塔没多大影响。下一步要在塔前面建大雄宝殿和新的毗卢殿,何时开工尚不得知。听是陕西口音,请教法号,答曰演福,绥德人氏。离开时看见一辆运料卡车呼啸开来,两位穿黄色袈裟的青年和尚,并立车头,很有几分边区大生产的威武气概。
  今日牛头寺已无唐时的盛大规模,邻近的杜公祠、坡下的杨虎城将军陵园和部队驻地,原先都是牛头寺的地盘。寺中古木参天,以松树和皂角树为多。法堂门前有棵古槐,树身高约3米,已半枯朽,靠石经幢支撑,老干旁逸横出,身曲如龙,枝叶婆娑垂地,人称“龙槐”。另一棵唐植四季背花侧柏,树身枯朽扭曲倒伏,虽老态龙钟,犹枝叶苍翠,生气勃勃,如凤傲立,人称“凤柏”。寺里僧人性善说,唐槐已死过一回,给根部浇了一桶菜油,树又慢慢活了。树和人一样,进入老态,体内运化功能衰竭,也需要补充营养。牛头寺现任住持晖谦,常住3名僧人,还有3名居士。香火一直不太旺,原先的居士又分为几派,各执己见。其实,事物由矛盾到和谐都是缘法,佛教讲究“横顺众生”,一切顺其自然。
  “樊川八大寺”中另外四寺境况如何呢?查《长安县志》得知,位于樊村乡南樊二村的观音寺,抗日战争前被驻军拆毁。位于樊村乡小江村神禾原北崖与华严寺相对的禅经寺,民国期间仍有门房7间、东西廊房各4间、正殿5间,解放后被拆除建成一所小学。位于樊村乡西樊村与兴国寺相对的洪福寺,民国年间尚有山门3间、楼房3间及僧舍等建筑,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位于申店乡瓜洲村神禾原北坡下与牛头寺相对的法幢寺,又名云栖寺,解放前号称“十八亩地”,原有前后两殿及5米高的石佛像一尊,1970年瓜洲村村民将前后殿拆除,泥像捣毁,当时从佛像腹内取出该寺建于唐贞观年间字样的书一册,可惜没有保存下来,石佛像亦被砸碎弃于田野被土掩埋。1992年被迫撤销法幢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宅:文人诗作传千秋
  樊川从汉代起就是长安达官贵人营构别墅之处。到了唐代更是私园别墅荟萃之地:韦杜两族世代贵族就聚集在这里,史载:晋镇南大将军杜预之后,唐太宗时莱国公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一宗之杜氏家族和中宗韦后、鸾台侍郎同平章事韦安石一宗之韦氏家族都居住在樊川道上。因此,古即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说。见于唐代诗文的还有韦曲韦安石别业、韦中伯别墅,塔坡村何将军山林,申店李氏园亭和刘希古别墅,郑谷庄郑虔之居,韩店韩愈送子读书处,樊村牛僧孺郊居,以及郑驸马池台、岑参、郎士元、权德與、元稹等人的别墅,韩愈的城南庄北宋时犹存。这些别墅分布于樊川潏河两岸,倚原面水,拥有园池花亭,景色撩人。“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就是樊川美景的生动写照,而今俱化作闪光的历史了。
  唐代诗圣杜甫在樊川居住十年,明代在他住过的地方建造了杜公祠。我去杜公祠时,恰逢几名男女学生在门外石阶上拍照,拍完就离开了,看来,绿荫掩映的红门只配做他们拍照的背景,里面的内涵并不能吸引他们。下午4时我走进这座静谧的小院时,坐在门口收票的王兴汉对我说:你是今天进来参观的第一位客人。
  杜公祠很小也很静,孤零零一座院子。院里丹桂争艳,腊梅葱郁,有枝条盘曲的古槐,还有参天的古柏,两棵痒痒树最为奇特,用手指轻划树身,树叶便会微微摆动。享殿门柱对联为:“一代悲歌斥叛乱忧黎元世称诗圣;千秋传唱化邪恶启民智人尊文昌。”内有杜甫塑像和碑刻杜甫朝服像。东厢房陈列有杜甫“三吏”、“三别”诗意雕塑。享殿西侧北墙雕有六通石碑,大都是明清重修纪念碑,其中康熙年间长安邑人张道治有一段自责甚是感人:“余特谒公祠,见其像脱落,堂倾圮,不禁喟然曰:公生长于斯,其精神魂魄亦当聚于斯,岂公生平沦落坎坷,而遗像复处此不蔽风雨之地,是余之责也乎!因急命匠石,辟旧址,营新居……另为改修,焕然一新焉。”我看到祠后原畔的几孔窑洞成为危房,挂起横幅阻止游人靠近。
  杜公祠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历史上多次重修,均未达到初建时的规模。王兴汉引我去看了廊下的一幅《少林全景图》,比现在要大几十倍。他说,杜甫一生写了1400首诗,其中400首是在长安写的。现在的杜公祠地方偏僻,规模太小,知名度也不高,来的游客有限,每年仅接待1万余人。有时一天连一名游客也没有。去年历史名城研究会提出扩建杜公祠的规划,但愿能够早日付诸实施。& & 
  “人面桃花”桃溪堡是一座古村,位于樊川中部,潏水北岸,杜曲镇东南,据《太平广记》记载,唐时桃溪堡周围桃园连片,景色秀美。博陵(今河北省定县)人崔护于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至桃溪堡,叩门求饮,柴门之内一美貌村姑倚桃而立,令崔护销魂荡魄。第二年清明,崔护再次造访,未遇赐水村女桃小春,便在紧闭的柴门上题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后引起一段风流韵事,二人终成眷属。传统剧《金琬钗》《人面桃花》均以此典故编成。
  在牛家湾南的路边很容易就找到了桃溪山庄,看到了被繁茂绿叶掩映的古典门楼,大门虚掩着,一如当年的柴门。推门进去,迎面竖立着那首“人面不知何处去”的诗碑,后面的二门有一副对联:“天赐樊川名园,绿野初来,半顷桃花掩柴扉;人在桃溪仙境,红尘不到,四周紫气绕竹篱。”联意很好,可惜重了一个“桃”字,上下联头若改为“天赐名园”“人临仙境”就顺多了。二门内塑有桃小春立像,通道两侧墙上绘有两幅“借水赠钗”“喜结良缘”壁画,色彩斑驳。再向里走,曲径通幽,路边是茂密的果树,开着艳丽的花,后面是一座水池,池中有团团荷叶与点点浮萍,无人观赏的景色自生自灭,周而复始。门口看园子的王女士说,这块地有50多亩,是省上一家蜂业公司的养蜂基地,2002年开发了桃溪堡旅游这个项目,搞了3年,经济效益不好,后来就关了,但很多游人还慕名来寻这个风景,戏曲传说的影响太大了,人们都想再找回原先的意境。恋恋不舍地走出大门,那扇门又掩上了,我相信络绎不绝的现代“崔护”还会再来这里叩门留诗寻找心目中的“桃小春”的。
  名墓:义士豪情傲苍穹
  看见竹园村村碑,问路口一老农,张季鸾墓在哪儿?老农手指就在村旁的原坡上。远远地看到碑了,经过一个养猪场,再越过水渠奋力攀上一道土坎,走过一处砖瓦窑,再上一面坡,便来到墓碑前,墓旁开满白色的野花,碑额有字“报界宗师”,中部有大字“张季鸾先生之墓”,旁有“先父生于一八八八年三月廿日,故于一九四一年九月六日”,墓为其子张士基、孙张哲明等后辈所立。碑阴有张季鸾介绍,碑后为3米高的墓冢,资料称墓前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及胡宗南题墓碑两座,今俱不存。想那季鸾张公曾为一代著名报人、政论家,与于右任、李仪祉并称“陕西三杰”,主持《大公报》笔政达十五年之久,奉行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坚持以言救国,身后亦是一个土馒头掩身,与荒草野花终日为邻,诚不令人唏嘘慨叹!
  从地图上查朱子桥墓在张季鸾墓后面,可再三环顾,未见踪迹,向几个运砖坯民工打听,皆系外乡人而不知。见田间有几个中年农民干活,凑过去问路,农民指远处一茂密树丛说“就在那边”,我又问:“你们对张季鸾、朱子桥的事情知道得多不多?”这位憨厚汉子笑了:“那都是老一辈人的事,要问村里年纪大的人才知道。”在田垄泥地间低一脚高一脚地走到那片树丛前,还是没看到朱子桥墓,绕到树丛另一面隐约看见一墓碑,近前一看却是“严父杨××”,正诧异间,偶然望见密叶深处有一砖镶碑楼,遂分开齐腰高的藤蔓草墙,拨开一面迎面横结的大蜘蛛网,靠近碑前,方看清碑上刻着大字“辛亥革命先烈朱子桥先生之墓”,此碑当为冯玉祥先生所立,碑面也被蛛网斜封。碑楼左边斜靠一白石残碑,碑面可见“生于前清同治十三年”、“于中华民国三十年”、“乞考朱公讳庆澜”等字样,从文字看当系朱子桥子女于1946年所立的那通碑石。其墓在文革中被掘出土有于右任题盖、叶恭绰撰文的墓志铭一方,已入藏西安碑林。朱子桥将军是一代名将,对陕西的文物保护出过大力,法门寺、华严寺、仓颉庙、大慈恩寺、卧龙寺、眉县斜塔都记载着他募修的功绩,陕西人民永远不应忘怀他。
  杨虎城将军陵园在牛头寺下面的公路边,这块宝地唐代叫勋荫坡,陵寝所处位置跨唐牛头寺和龙泉塔院。日,杨虎城的忠骸及随同死难诸人的灵柩运达西安,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率各界人士在西安车站举行迎灵公祭,2月7日安葬在少陵原苍松翠柏间,每年有许多外地游客来墓园参谒。
  樊川名墓还不止这些,唐代诗人杜牧自谓“樊川翁”,又将其著作命名为《樊川集》。其墓在少陵原司马村西南,高约7米,建国后尚存,墓顶有一大树,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平毁。在凤栖原还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墓。在上塔坡村北清凉山有辛亥革命先烈井勿幕墓,文革中被破坏,1981年10月立碑恢复。
  西安人对樊川的复兴充满期待。长安区政协主席成德奇认为,樊川是长安区境内一道名川,留有众多名人踪迹,很有思想内涵,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宗教资源都很丰厚。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充分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弘扬文化,发展旅游,招商引资,促进群众生活改善。目前航空基地已在少陵原进行了一些开发,下一步长安区还将利用横贯樊川的潏河做好水文章,以樊川湖建设为重点,做好十里樊川水景恢复工程,让樊川景色更秀丽。
  樊川是西安的名胜,更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这里沉睡着一批名人,流淌着一种文化,激荡着一股精神。过去的一切已经化为历史,今天的世象也必将化为历史。世界没有极限,站在当今的位置上,往前看是人,往后看也是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还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樊川是永恒的,未来必定比今天更美好。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人气282 点
阅读权限50
银两6776 点
帖子积分听众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11:43:11 |
长安,七夕节的发祥地
  人世间最关切的是情,是爱,爱情是千古不衰的话题。而在光怪陆离的节日文化中,反映男耕女织、以思念与祈福为载体、凸现爱情主线的节日唯有“七夕节”。它诞生于西汉,已被传承了二千多年,真是一首不老的歌,尽管在极左路线的严丝密缝里一度寂寞;又在西方“情人节”冲击波下受人冷落,但没有被遗忘,在民间默默地传承着。时逢盛世,国家重视,民间关注,今年七夕节一定会焕发生机。
  “七夕节”为姑娘、少妇所青眯,他们是节日的主力军,因此称其为“少女节”或“女儿节”。
  人生因梦想而伟大,生活因节俗而精彩。每逢“七夕节”,在民间有各式各样的乞巧活动,人们放飞梦想,祈福未来,于是大家又称其为“乞巧节”。正如唐代诗人林杰《乞巧》诗所吟: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节”究竟起源于何时?在学术界依然是不解之谜。笔者在习作《秦汉文化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中国古代节日风俗》(与郭兴文先生合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提出西汉说,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时过20余年,我们对自己的观点尚未动摇。历史学、民俗学是一门求真务实的学问,我们应尊重历史,每一论点字字有根据,句句有来历,言必有本,无徵不信,为一地之利弄虚作假或浮夸是行业的大忌。
  众所周知,七夕节的形成,是由星变人的过程,又是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丰满。它也是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来亲善和谐关系的特殊体现。“织女”作星名,初见于我国现存最古的科学文献之一《夏小正》。在西周的民歌《诗经·小雅·大东》中,织女、牵牛颇具神话雏型,不仅仅是银河两岸的星,而且将天上的星辰与地上的耕织生活联系在一起。从战国至汉初,织女、牵牛日渐人格化。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把都城咸阳从渭北扩展到渭南时,“引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三辅黄图·池沿》),织女、牵牛的天象给秦都增添了无限的神秘色彩。
  当历史的长河流入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如日中天,进入全盛时期,汉文化把楚文化、齐文化、秦文化熔为一炉而形成浪漫多源的特色。当此之时,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定型化,反映这一经济模式的牛郎、织女也演变成人,出现了爱情纠葛。《史记·天官书》载,“织女,天女孙也”。织女成了天上神女之孙。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19),在长安西南修昆明池,训练水军,又于昆明池畔立牵牛、织女石雕像。这两个石像是用火成岩雕成的,今日保存在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当地村民俗称为“石爷”、“石婆”,且为之建“石婆庙”。牵牛织女雕像线条粗犷,刀法简洁,造型古拙,比现存于茂陵博物馆霍去病墓前石刻群雕还早三年,是我国迄今所知大型石雕年代最早的艺术品,为世人所惊叹。汉代无名氏的石雕用艺术语言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他们极力捕捉时俗,把牵牛、织女雕为一对情侣:你看牵牛头部硕大,短发、宽额、宽眉、双目有神,腰间束带,形象憨厚质朴,是一不向命运低头的坚毅青年。而织女着右衽交襟长衣,发辫后垂,脸庞圆润,眉头微蹩,嘴角下撇,活现出被银河阻隔,梦想破碎,不得与牛郎团聚、两地相思的痛苦、悲愤之情。这两个石雕像是原汁原味的汉文化,是汉代人对牵牛、织女恋情流行看法的佐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它比东汉《古诗十九首》早了三百多年。
  值得庆幸的是汉武帝时代与七夕相关的文献屡见不鲜。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代雄主,也是一位天真、好奇、好幻想的皇帝,喜欢神仙,喜欢美女,在他执政之时,汉代人给年轻的皇帝罩上一层层与七夕相关的神秘面纱;他是乙酉年(前156年)七月七日生于漪兰殿(《汉武故事》);七夕,汉武帝会王母娘娘(《汉武帝内传》),幻想力不发达“重实际而黜幻想”的北方,却出现这些浪漫主义,令人称道。
  如果说汉武帝这些行为,属神话系列,那么定正朔、“鹊桥相会”则是“七夕节”的核心内容。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表示“应天承运”,须重定正朔,易服色。正,为一年的开始;朔,一月的开始。元封七年(前104年),汉武帝采纳太史令司马迁等人的建议,订历法,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颁行新历,采用夏历,以正月(建寅之月)为一年的开始,以后各代一直沿用,直到现在的农历。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科学、完整的历法。太初历的颁行,使七夕节有了准确的时间定位。
  喜鹊在天河上为织女搭桥,使“鹊桥相会”成为吉祥之兆。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六引《淮南子》云:“鸟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尽管在今本《淮南子》中已没有这些文字,但宋人的著作中捕捉到这一文化信息,虽寥寥数语,却为后人研究七夕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它比唐人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关于鹊桥相会说提前了近三百年。
  徜若此时我们打开“七夕”的尘封记忆,七夕乞巧、结五色线之俗,已在汉初长安宫中出现。《西京杂记》云: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汉高祖宠妾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每逢七月七日在宫中百子池旁跳于阗舞,又用五色线结“相连爱”。从汉武帝时代这些琐碎零散的文字记载看,织女“鹊桥相会”、“穿七孔针”、结“相连爱”,七夕节在汉长安已定型化,到了东汉时代,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成了文士骚客吟唱的内容,出现在班固《西都赋》、张衡《西京赋》等煌煌大赋中;也出现在河南、山东、江苏、四川等地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中。
  风俗是一位守旧又喜欢恶作剧的老人,它让牵牛、织女相恋,命运多舛,从汉代到南北朝,花开花落,王朝更替、政权更迭,历经五六百年难成眷属。哎!怎一个愁字了得。
  历史把机会让给南朝梁人殷芸,他在《小说》(《月令广义·七月令》引)里记录了时人流俗:织女为天帝女、居天河之东,常年在机杼上纺织,织成了云霞天衣,终日劳累,无暇美容,天帝怜悯,把她嫁给河西的牛郎。婚后织女“遂废机杼”,天帝大怒,责令她返河东,夫妻一年一度相会。殷芸笔下牛郎、织女虽为夫妻,两地相思如故,岂能合人意?人们期待故事更新,把善良、美好的理念传达给后人,于是许多心底善良的民间艺人,对这对夫妻寄予深切的同情,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反复加工,日久天长,最后形成今日心灵震撼、人格提升、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故事。这个完美的结局是小农经济形态下农民渴望婚姻自由、追求生活幸福的真实写照。虽是晚开的花,却是人性的光辉,因而深受欢迎,风行一时,文人把它写成诗歌,说唱艺人把它编成话本,戏剧家把它搬上舞台,美术家把它绘成图画,电影界把它推向荧屏,千百年来盛行不衰,影响深远。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人气282 点
阅读权限50
银两6776 点
帖子积分听众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11:44:07 |
长安的名片
  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东临蓝田县,南接宁陕、柞水县,西与户县接壤,北和雁塔、灞桥区为邻,从东、南、西三面拱围西安。地貌多样,山、川、原皆俱,总面积1583平方公里。
  长安历史悠久,自西汉高祖五年置县,已2200多年,曾为周、秦、汉、唐等十三朝京畿之地。2002年9月撤县设区,成为西安城市新区。
  长安文化底蕴深厚,区内胜迹遍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客省庄新石器遗址、仓颉造字台、沣镐西周车马坑、秦阿房宫遗址、汉杜陵、樊川故道等文物古迹触目皆是;兴教寺、华严寺、香积寺、净业寺等佛教祖庭文化渊源流长;绵延百里的秦岭北麓苍翠神奇,植被茂盛,是西安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青华山、南五台、嘉午台、翠华山等自然景观瑰丽多姿,被誉为西安的“后花园”。
  在众多胜迹、景观中,当属翠华山最为知名,它是长安的名片。翠华山地处秦岭北麓,面积32平方公里,距西安20公里,主峰海拔2064米,是牛背梁国家羚牛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也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和一级开发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名胜风景区。
  景区按总体规划分为天池山崩观赏区、甘湫池森林观光区、翳芳盢休闲度假区三大功能区。
  据《西京胜迹图志》载:自秦、汉、唐王朝起,翠华山被辟为皇家的“上林”、“御花园”,汉武帝因“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于公元前112年在翠华山拜谒太乙神,故翠华山又名太乙山。山以翠华姑娘美丽的爱情传说而得名翠华山。
  翠华山名胜风景区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山体岩石崩塌形成的山崩地质地貌。《国语》记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据推测这次地震(公元前780年)和唐天宝年间等多次地震形成山崩景观。其山崩规模之大,地质现象之复杂,历史之悠久,保存之完整,景观之奇特,为国内绝有,世界罕见,有“中国山崩奇观”、“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是进行科普教育和灾害地质研究的极好场所。
  翠华山山崩形成的崩塌体体积达三亿立方米,分布在翠华峰、甘湫峰、正岔大坪三处。翠华峰地区主要由残峰断崖、堰塞湖和崩塌石海三部分构成。残峰断崖是山崩形成的临空面,气势磅礴,斧劈刀削;堰塞湖又名为水湫池或称天池,系崩塌物堵塞太乙河形成,湖面长600米,宽90~300米,面积200余亩,水深7米;石海最为壮观,系由大小不一的崩塌石块叠置堆砌而成,远观如滚石起伏的海洋,整个崩塌体与西侧残峰界限分明,崩塌石块相互叠置的狭小空间形成许多洞穴,冰洞风洞即置于此。冰洞,炎炎酷暑,冰柱倒挂;风洞,盛夏六月,凉风习习。
  深秋的翠华山,层林尽染,草木落红,柿果高挂,行云缭绕,烟波浩渺。游人来到景区,既可赏红叶,品山崩奇观,又可对翠华姑娘的传说、太乙道教等历史文化细细品味。
  目前,长安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已经完成,将加大秦岭北麓旅游资源整合,同时翠华山景区正在积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将对翠华山景区的文化内涵进行充分挖掘,向全国大力推介翠华山的旖旎风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翠华山这个长安的名片将会更加抢眼,长安的发展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城市品位将会全面提升。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人气282 点
阅读权限50
银两6776 点
帖子积分听众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11:45:42 |
长安--神奇的地方
 长安是个神奇的地方,自古及今许多事情不可思议。
  由于它是古代京畿重地,历史遗存丰厚,举手抬足都连着典故,随意一挖就是文物,一不小心那家就有几道圣旨,查查家谱,祖上诸多英雄显贵。到如今仍然可见———烽火台遗址像土堆平常,丰镐遗址连村接房,昆明池畔的石婆石爷原是织女牛郎,大槐树下常闻老调秦腔,本家乡党耕田一方,却好文乐道心灵高尚。这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长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土深庄滋养慧根华章。长安出人才,也养育人才。老人说,长安神啊,天高土厚,人杰地灵。
  不说远的,多少年前,西安市西大街就是长安县的县衙,它的面积大着呢。可以说,是长安广大的农村包围着古老的西安市,只是后来被分割蚕食了。由于历史的原因,长安在缩小变弱。可是缩小的长安仍然是全国第一大县,是西安市的直辖县,是西安市的菜篮子、米袋子和后院子。
  这里不仅是杜牧的故乡,也是现代文学大师柳青的创作基地,《创业史》的原型和写作均在长安,作者死后也长眠长安。当年日本飞机轰炸,许多人逃往长安,在那里待机蛰居。为大家作特殊记忆的就是连战先生,他来西安,更到长安探望长眠于此的亲人,他离开时,特意带了一把长安的土壤,这里有太多的思量!
  城市的发展壮大很快波及长安,长安正加速城市化步伐。城市化进程提速的标志,就是几年前长安撤县设区,原先的村庄添加了经济实体,农家乐、养殖园、特色经营,股份制、合作社、一村一品,古老的长安生机盎然!于是长安完全融入西安市,成为城市的有机整体了。
  眼见着老长安日新月异,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先是韦曲和西安的路畅快了,然后是郭杜变成产业园,连接了西高新区,大学园区延展了西安文教资源,连稍远的南山根也成了生态旅游圈、别墅黄金圈。
  路变顺了,乡变镇了,人变俊了。房高了,窑低了,心大了,面嫩了。
  长安真的神气了!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人气282 点
阅读权限50
银两6776 点
帖子积分听众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11:46:48 |
长安有座航天城
  谈及长安,不能不谈到航天,因为航天城就在长安。谈及航天,不能不说到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的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而要讲这些,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是该院的一名员工,我见证了航天城在长安的建设与辉煌,同时也见证了航天城周边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历史。
  1980年前后,我所在的航天六院(前身为067基地)连遭洪水、泥石流灾害,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于1987年在长安县韦曲北塬南里王村征地基建。1993年我院迁往现址。如今,在这座占地1400余亩,现代化科研、生产、办公设施齐备,职工住宅140余栋的航天城内,楼房鳞次栉比,生活小区绿树成荫、花草满园,医院、超市、餐馆、粮站、农贸市场等应有尽有。有4条公交线路直达航天城,同时,航天城的幼儿园、中小学、职工大学,不仅方便了六院职工及其子女,而且也方便了周边群众子女就学。
  然而回想1989年前后我院在长安基建期间,当时的凤栖街、宇航街还都是土路,下雨时水、泥满街,人们出行十分困难,晴天则灰尘满面,使人吃尽苦头。当时两条街上没有一家饭馆、招待所,也没有任何一路公交车开往我院,职工进城或在外招待客人都极不方便,路旁都是老乡的庄稼地。为了尽快实现搬迁,确保航天科研、生产、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当时的长安县委、县政府给予我院基建很大的支持、帮助,被征土地的南里王村民在我院的建设上也做出了一定贡献。
  我们航天人没有辜负长安这片厚土,没有辜负帮助过我们的长安的人民,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院先后研制成功了60余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用于弹、箭、星、船发射,已成功地将100余颗卫星和6艘神舟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液体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之一。可以说,我院研制的几千台液体火箭发动机,参加了我国几乎全部的火箭发射,成功率一直保持100%,这在世界航天史上绝无仅有。
  而昔日贫穷落后的南里王村,在航天人精神风貌的影响下,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村两委会一班人的正确引导下,靠分得的我院征地款和村民的勤劳、智慧,现在这个仅有260户人家、1000余名村民的村庄里有120多台大型建筑机械,已成为村民致富的主要工具。村机械队员们不仅驰骋祖国的大江南北,而且还支援过蒙古等外国的经济建设。许多村民在航天城农贸市场卖蔬菜肉类水果,在宇航街开饭馆、理发店、修理店等,生意兴隆。走进与我院一墙之隔的南里王新村,村民家中最少也盖起了两层楼,最高者还盖起了7层楼房,20多户村民开上了自己的小车,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200余元。业余时间,村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唱歌、跳舞、扭秧歌、进行体育锻炼。村民们富起来了,千余元一件的服装、数百元一双的皮鞋也敢掏钱买,大姑娘、小媳妇们的化妆品,一点也不比城里女性用得差。生活条件好了,村民吃喝也讲究营养、科学了。如今的南里王人,学习、外出务工的多了,团结友爱的多了,讲普通话的多了,村里姑娘与城里小伙联姻的多了,村民在孩子的培养教育上下工夫的多了。近年来该村已走出了50余名大学生。村里新盖的两栋12层住宅楼,不日将喜迎村民新住户。
  长安变美了,长安人也变美了。中国航天动力之乡依托长安走向了世界,长安人受航天人的影响,两个文明建设突飞猛进,长安、航天相得益彰。作为新长安人,作为新长安的航天人,我切身感受到长安区今非昔比,并为此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人气282 点
阅读权限50
银两6776 点
帖子积分听众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11:48:03 |
长安青禅寺
据新编《陕西省长安县地名志》记载:青禅寺村,位于西王莽村东南2.5公里处。该村原有唐天宝时所建清禅寺,后群众依寺而居,形成村庄。清嘉庆《咸宁县志》卷十二记:清禅寺在城东南35公里义谷口,唐天宝元年建。“青”与“清”,音同字不同。武伯纶先生在《西安历史述略》中指出,清禅寺应在长安近郊,寺中高僧慧胄死于唐太宗贞观初年。
& & 据梁时慧皎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高僧传合集》卷三十释《慧胄传》记:慧胄姓王,蒲洲蒲坂人,后居住长安近郊清禅寺,前后40余年。他在此修建庙宇,堂殿罗列,檐牙高啄,并开荒种地,栽花种草,使这里竹树森繁,园圃周绕,水陆庄田,库藏盈满。京城富有无过此寺。慧胄还选20人学习跳 舞唱歌。每至节日,设乐像前,四远同观,以为欣庆。慧胄死时69岁,是唐贞观初年死的。以上史料可说明两点:其一是慧胄所建清禅寺规模很大,有水稻田、水碾、水磨等,正如当地老百姓所说的“骑马关山门”;其二,慧胄卒于贞观初年,他出家在寺中40余年,由贞观元年(626)前推40年,可见此寺并 非建于唐开元元年,而是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
& & 隋唐时清禅寺很兴盛,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都有赐令和赠与,但屡遭灾祸,多次修整。现存有重修古迹清禅寺碑记》石碑一通。碑身通高2.6米、宽96.5米、厚23厘米,下有龟形石碑座,二龙捧珠碑额,碑身四边有线刻莲花纹,落款刻有“大明成化二年丙戌十一月吉日主持道谌立石”,“钦差镇守陕西左口口黄口口;钦差巡抚陕西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口口口,陕西都司都指挥使林都指挥佥事张瑛,陕等处提刑按察司按察使口口口,西安府知府孙世人,咸宁县知县郭文口监修”。碑石记述重修清禅寺的情况。碑有破损、缺字,今存村委会办公室院内。
& & 遗存文物古迹还有:石佛像3尊,石狮子1对,石香炉3个,古饮马槽、拴马桩各1个,占水碾的石渡槽3个,寺庙石磨、石碾1套,均散落在寺庙周围农户家中。据村民反映,生产队盖饲养室取土时曾挖出1缸铜钱、3个盘龙花瓶、陶佛头无数,均重新埋入地下。原千佛殿前有汉白玉千佛碑l通,高1.2米、宽约60厘米,上有3层石刻佛像,非常逼真,现不知去向。
& & 在原寺址东北角土台上尚有1株千年玉兰树,有3人合抱粗壮,约10米高,树于空朽,多处树洞状如鸟巢,但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春季玉兰花飘香,为城南一景。城里人慕名而至,不绝于道。此树今属西安市政府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树周用石栏杆围砌。村民杨老师在树干上用毛笔写道:“此树历经千余年,世界之最实罕见,国家保护列重点,莫要折花致他残。”清禅寺门前有一泉,名龙眼泉,群众至今还用它做饭、洗菜、洗衣。据说喝此水不坏肚子,故凡来旅游的人郁要喝几口,洗洗脸,临离开时再带一小桶回家。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人气282 点
阅读权限50
银两6776 点
帖子积分听众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11:49:02 |
& & 知天池寺已近十年矣!天池寺虽无“长安八大寺院”之有名,但也算是一古寺。夏日无事,便与友人乘车前往。
& & 兴教寺、香积寺、华严寺均在长安平川大地里,天池寺却坐落于二龙山上,有点坐山俯视长安之意。从太乙宫乘车约行30分钟,一路弯曲不平,陡然而立,只好徒步而行;下车后,看不到寺一点影子,只能慢慢跋涉,多亏夏收的朴素农人指点,野草伴行,长歌而吟,沿着“慢上”的黄土小径,汗流浃背,约行了40分钟终于到达仰慕已久的天池寺。
& & 适逢夏收,寺中正在辗场收小麦。天池寺地理位置的确好,东与嘉午台遥望,西与翠华山玉案峰为临,雄视天下;二龙塔居姣峪口二龙山之尾,天池寺居二龙山之首,首尾相望,遥相呼应,天然造化,不同一般。走进天池寺,平地宽阔,视野宽广,四周一览无余,天池寺傲视雄起之势陡然而生。宋代昙远禅师舍利塔巍峨高大,六面七级,高约13米,上置1米高的铁铸尖顶,每面皆有拱形佛龛,内置佛像,并存清代所建大雄宝殿,两边新修的钟、鼓楼站立,严肃整齐。相传,尉迟敬德的饮马槽在这里,我见到这块舍利塔下的石槽,可惜年代久远,斜倒一旁,如若不知,和普通石槽一样;倒是舍利塔后有一一间房大小的水塘,让我称奇,水呈翠绿,红鱼游泳,据说常年不干,颇为神奇。
& & 天池寺为隋寺,二龙塔为唐塔。相传,唐时,印度无愧(怀)尊者从西藏腾云而来,坐在二龙山一棵古柏之下敲木鱼,木鱼之声惊动了唐王李世民,即率众臣上下寻找,李世民与尊者对起话来。尊者曰:“无立足之地,乃敲木鱼。”李世民曰;“赐予天池寺,并赐一足之地可否?”尊者笑而不语,将足下一毡随手一扔,乃铺平方圆40里。所以,天池寺范围即为方圆40里。据口碑相传,天池寺在明朝时曾存有上寺和下寺两院,房屋120余间,沿山五里金碧辉煌,下寺有大连花寺,池中建藏经阁,上下二寺之间的盘道为石板铺路,曾为长安清寺之首。天池寺曾改名普光寺,历经沧桑,现只剩大雄宝殿。
& & 当地人有“修好了天池寺,吃倒了翠华山”之故事传说,甚至为此骄傲!传说隋朝修建天池寺时,用工千余,伙房做饭者为一老太,老太满头白发,精神抖擞,举止怪异。老太做饭从不用米,将泥沙放进石锅中一捣,泥沙就变成了米,而泥沙来自翠华山的西峰脚下。天长日久,天池寺修建完工时,终将翠华山西峰下的泥沙吃去大半,造成了翠华山山崩。又传老人做饭很奇特,炊锅只漏沙,不漏米和水,而漏下来的细沙刚好用于建房所需;同时,老人一锅饭百人可食,千人可食,万人可食,食之无穷尽,每每吃到最后一个人,无人再用,饭就自去,而锅底干净如洗。天池寺完工之日,众目睽睽之下,老太不翼而飞,众人方才恍然大悟,其实做饭者为观音菩萨化身。故事归故事,传说归传说,但这口大锅据说有一间房大,十几人可在里面洗澡,“文革”中去向不明,倒看到一口小锅,至今依然存在,口宽直径约1.3米,锅厚2公分,锅底有一鸡蛋大的圆洞。殿中还存有一木风箱,长约2米,高约1.5米,宽约1.2米。这些实物赫然于眼前,现实与传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有点迷茫了。
& & 现在寺中自耕土地,由丘尼释净德、释隆安师傅主持,虽想方设法修葺,但破损严重。据讲,寺中金忤杖现存于兴教寺,二龙塔下被人基本掏空,据说有一金扁担,具体详情不知。夏日坐于天池寺,凉风习习,树木遮阴,满眼青翠,爽心悦目,为一修行养性之妙地。现政府已拨20万元对二龙塔进行了保护性维修,而天池寺也急需各方之助。天池寺与翠华山的天池是否有关系,从名字上只是妄断,真实情况有待历史澄清。
& & 下山离开天池寺,回首之际,蓦然看到大雄宝殿有一对联曰:“佛慈通灵植福自然得福;清垂甘露种德必定增德。”,颇有玩味,与众人共勉。沧海桑田,一代名寺天池寺有称普光寺,现已破烂不堪,令人担忧。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人气282 点
阅读权限50
银两6776 点
帖子积分听众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11:50:07 |
  终南山 又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武功,东至陕西蓝田,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主峰位于周至县境内,海拔2604米。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据传,周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他预感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于是守候关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老子在楼南的高岗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传说今天楼观台的说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之处。道教产生后,尊老子为道祖,尹喜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于是楼观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
  自尹喜草创楼观后,历朝于终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楼观之南筑庙祀老子,汉武帝则于说经台北建老子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道云集楼观,增修殿宇,开创了楼观道派。
  进入唐代,因唐宗室认道教始祖老子为圣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别是因楼观道士岐晖曾赞助李渊起义,故李渊当了皇帝后,对楼观道特予青睐。武德(618-26年)初,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宗圣宫。当时主要建筑有文始、三清、玄门等列祖殿,还有紫云衍庆楼和景阳楼等,成为古楼观的中心。以后历代虽时有修葺,但屡遭兵燹,至清末,宗圣宫仅存残垣断壁 ,一片废墟。此后,楼观的中心便转移到了说经台。新中国成立后,对古楼观进行了多次修葺,形成了以说经台为中心的建筑群。
  说经台主要殿堂有四,即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灵官殿。配殿有二,即太白殿和四圣殿。山门两侧有钟、鼓二楼,对峙相望。山门前,有石阶盘道,蜿蜒而至台顶。山门西侧不远处有一石砌泉池,名为上善池,内有一石雕龙头终年吐水不断。相传元至元二年(1283年),周至地区发生瘟疫,无药可医,死者无数。当时楼观台的监院张志坚,晚上作了个梦,梦见太上老君告诉他说:“山门前有块石板,石板下有泉水一眼,泉内有吾炼就之丹药,可治民疫。”张监院醒来后觉得很奇怪,就命小道士在山门前寻找,果然在西边的石板下,挖出一泉。张监院忙令人取水给患时疫的道士饮用,两个时辰后疫病神奇地痊愈了。消息传出后,远近百姓都来取水治病,时疫遂退。三年后翰林学士赵孟瞓来此游览,闻听此事十分惊奇,遂索纸笔大书“上善池”三字,取《道德经》“上善若水”之意。如今每逢庙会,香客仍争饮此水以祛病延年。
  说经台南面峻峰上,有一座八卦形的炼丹炉,传为老子当年炼丹所用。台的东南方有一个“仰天池”,传为老子当年打铁淬火的水池。池的附近有老子修真养性的“栖真亭”。台的西边有化女泉,是老子教训弟子徐甲之处。传说老子西游途中将一具白骨点化成英俊少年徐甲,抵达函谷关后,老子将七香草点化成美女考验他,徐甲经不住诱惑,刚要有所动作,被老子用手一指,立即现出白骨原形。幸有尹喜为其求情,老子方又点化白骨为徐甲,并用拐杖怒触地面,美女遂化成一眼清澈的泉水。此泉清洌,至今尚可饮用。台的东北方有一座老子墓,墓为椭圆形,冢方四米,占地二十平方米,墓前有清代毕沅书“老子墓”碑石。
  说经台北二里处为宗圣宫遗址。临观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9株历经千年仍然蓊郁青翠、苍劲挺拔的古柏。当地群众尊称为“楼观九老”。其中有一棵树传为老子当年系牛所用,被称为“系牛柏”。树下留有元代所刻石牛一头。西南隅有三棵树,树上结瘿酷似三只昂首展翅、活灵活现的苍鹰,人们被之为“三鹰柏”。
  楼观台留存有不少珍贵的碑刻,如唐代欧阳询撰书《大唐宗圣观记碑》、载隶书《灵应颂》、苏灵芝行书《唐老君显见碑》、员半千隶书《唐宗圣观主尹文操碑》,宋米芾行书《第一山》、苏轼行书《游楼观台题字》;元赵孟瞓隶书“上善池”碑等。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高文举所书《道德经》碑两通。其字体介于石鼓文和大篆之间,书法劲力苍古,风格绚丽,近看是字,远看如花,字字珠玑,如梅花初放,被后人誉为“梅花篆字碑”。两通碑侧各有七个冷僻的字,为一般《字典》所不载,据称为老君十四字养生诀,其意为“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气丹”。
  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里茸翠,以楼观为最佳。”终南山楼观台以其悠久的道教历史、动人的神话传说和众多的文物遗迹,吸引着古往今来的信士游客。
  。终南山峻拔秀丽,如锦绣画屏、耸立在西安市之西南。翠华山距西安市30公里,以奇峰异洞、清池古庙著称。因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曾于山口(大峪口)建太乙官,故又称大乙山。主要景点有太乙池、风洞、冰洞、翠华庙等。
  太乙池为山间湖泊,传为唐天宝年间地震造成,四周高峰环列,池面碧波荡漾,山光水影,风景十分优美,如泛舟湖上,可穿行于峰巅之间,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情趣,其乐无穷。 太乙池之西的风洞,高15米,深40米,由两大花岗岩夹峙而成。洞内清风习习,凉气飕飕,故称风洞。风洞之北的冰洞,虽盛夏亦有坚冰,寒气逼人。 现在,山中有一正岔水库,泻水时飞瀑倾流。由山下望去,素练悬空,气势磅礴,亦成一景。 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三,翠华庙前皆有庙会。这时,游人如潮,十分热闹。
  南五台青翠峭拔,富产药材,古人称它为终南神秀之最。山顶有观音、文殊、清凉、舍身、灵应5峰,俗称南五台,以观音台最著名。 宝泉位于山腰,形如美玉,味似甜蔗,为品茗休憩之佳地。独松阁亦位于山腰,因阁中有一株古松,故得此名。阁周鸟语花香,景色如画,为览胜之佳地。 观音台又称大台,位于独松阁之上,有隋国光寺遗址。此台视角开阔,北眺八百里秦川,令人胸襟为之一开,心旷神怡。
  圭峰山俗称尖山,包括紫阁、大顶、凌云、罗汉诸峰,峭丽挺拔,形如圭玉,故称圭峰山。主要景点为高冠瀑布。瀑布位于圭峰山北坡,落差超过20米,急流飞溅,直下深潭,响声如雷。唐岑参有诗云:“岸口悬飞瀑,半空白皑皑。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这是高冠瀑布真实而形象的写照。瀑布上游巨石突兀,环绕而成一潭,称车厢潭。潭清见底,细石如鳞,历历可数,为寻幽探奇之佳地。瀑布下游流势平缓,形成一湖。水面波平如镜,湖周青山似屏,为嬉戏野营之佳地。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MOUNT ZHONGNAN
  Wang Wei
  Its massive height near the City of Heaven
  Joins a thousand mountains to the corner of the sea.
  Clouds, when I look back, close behind me,
  Mists, when I enter them, are gone.
  A central peak divides the wilds
  And weather into many valleys.
  ...Needing a place to spend the night,
  I call to a wood-cutter over the river.
  全部注释
  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帝都,此指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
  5.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分野两句:言终南山高大,分隔山南山北两种景象,各山谷间的阴晴变化也有所不同。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从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王维开元二十九年曾隐于终南山,本篇大约作于此时。这是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诗写终南山的宏伟气势和变化万千的韵致,表现出一种隐逸情怀。《唐诗镜》:\&\'阴晴众壑殊\',一语苍然入妙\&。《唐诗选》引玉遮曰:\&\'入看无\'三字妙入神\&。《唐贤三昧集笺注》:\&四十字中无一字可易,昔人所谓四十位贤人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人气282 点
阅读权限50
银两6776 点
帖子积分听众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监察御史, 积分 2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6 积分
11:51:28 |
佛境梵刹——长安弥陀寺
弥陀寺位于陕西省长安县五台乡境内。该寺独居山麓,风景优美。弥陀寺创建于隋朝,与盛於唐朝。後历经兵火祸乱,屡经伪复。抗日战争期间,弥陀寺为国民党中央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後该寺到为禁区,供西安事变时西北剿总政治部主任曾旷晴隐居休养。1943年蒋介石曾在此寺避暑。l944年春,国民党派张治中、邵力子与中共代表林柏渠吴玉章等,在此寺举行秘密谈判,商讨抗日战争胜利後的政治协商事宜,为“双十协定”,做了筹备。&&
  1986年定慧法师驻锡弥陀寺,立志修复旧观。几年之中先後修复五间大殿,新建三间大殿,塑佛像11尊。1987年亲赴广东汕头开采石料,请工匠雕成五百罗汉像。年又亲自设计并组织建起了五百罗汉堂。l990年新建了高大雄伟的山门。&&
  1992年又用居士净资,设计修建了七间两层楼房,1993年新建了耄房1994年翻修了五间厢房,1995年和1996年两次投资完善了寺院饮水、用水设施。弥陀寺现有大殿三层11间,佛、菩萨、石雕罗汉像533尊,已渐具昔日规模。&&
  此外,弥陀寺还在内蒙古、青海、西藏、陕西等地设有多处佛教道场,塑像四十多尊。同时弘扬佛法,广度有缘,自费印刷、购买各种佛教经典书籍多达五十馀万册,全部免费赠予各地。近年来该奔捐赠各处衣服近两万件,拯救各仅病人无数,在江西、福州、新疆、青海、陕北、西安、长安、户县等地有较大影响,享有较高声誉。&&
  弥陀寺现任住持定慧法师,1962年生,1983年在云居山真如寺披剃出家,兼任陕西省长安县第十届政协委员,西安市第四届佛教协会代表。
荣耀西安网---西安第一人气社区!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
电话:029-工作日 8:30-17:30在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店选址的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